卷十九上卷 第三章 解放后党组织及其重要活动
在农村整风整社的同时,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工业、商业、手工业的一系列新的政策,调整了农业同工业的关系。1961年以后,撤、并了一些企事业,一些企业恢复为集体所有制单位,精简机构,压缩城镇人口,动员职工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在1962~1965年的三年调整中,工农业总产值以年均递增16%的速度回升。
1963年12月17日,县委召开六千人的四级干部会议,根据中央的指示,部署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称面上“社教”)。1965年10月,中共三明地委在宁化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试点(亦称“四清”运动),由省、地、县、社各级抽调干部6000名组成工作总团,总团下设15个分团(每社、镇为一个分团)、225个工作队。“社教”运动于1966年9月结束,运动中虽然对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把农村存在的一些问题都视为阶级斗争和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而后又提出整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不适当地打击和处分了一批干部,产生了一些冤、假、错案。
十年中,虽然由于急于求成,历经了严重的失误和挫折,但在各方面仍然取得很大成绩。十年中,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6%,县属工业产值增长3倍,财政收入增长2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倍多,新增固定资产1784万元(其中新增工业固定资产1215万元)。与1956年相比,基本建设当年完成总投资,1956年为23万元,1966年为1005万元;通车里程和通车大队,1956年为44公里、16个大队,1966年为289公里、82个大队;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956年为20.8万亩,1966年为27.3万亩;学龄儿童入学率,1956年为51.8%,1 966年为94%;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明显提高。
- 上一篇:第三节 历届党代会[ 03-29 ]
- 下一篇:第五节 宣传教育工作[ 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