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十七 第三章 物 价
1973年,县粮食局对完成征购任务后的粮食、油脂、油料实行加价收购,称超购,其价格高于国家牌价30%。
1979年全面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粮食、棉、油、猪、蛋、蔬菜、水产等18种专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平均提高22%。因购销倒挂出现的经营亏损,由国家实行财政补贴。粮油的超购价格高于国家牌价50%。部分副食品(主要是肉、禽、蛋、菜、牛奶、水产品等8种副食品)的销价也有适当提高,为此国家对每个职工月发副食品补贴费5元。
1979~1984年收购价格总指数一年比一年下降。集市贸易的零售物价总指数,除1981年上升幅度较大外,其余年份呈下降趋势,1983年、1984年零售物价总指数下降最多。
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79年增长1倍滟会商品零售额比1984年增长29.6%,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上升幅度比1979年的上升幅度低8.83 %,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上升幅度与1979年上升幅度持平。
1986年全县零售物价指数上升5.35 %,控制在全国和全省要求的不超过6%的范围内。随着大部分农产品价格的开放,集市贸易市场进一步活跃,上市商品增多,全年成交额达3267万元,比1985年增加11.03%;集市贸易消费品价格比上年上升7 %;全县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平均比上年上升9%。全民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为1212元,比上年增长16.77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收入仍增长7.23%。
1987年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全县零售物价水平比1986年上升8.93%,突破省市要求的计划控制指数,全县集市贸易价格总水平也比1986年上升18.2%。物价虽然上涨,但市场繁荣,商品交易活跃,成交额增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2482万元,比上年增长15.4%;集市成交额4455万元,比上年增长36.2%。
- 上一篇: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03-24 ]
- 下一篇:第二节 物价管理[ 0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