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中央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扬州八怪”全才黄慎 从学画求生存到画坛巨匠

2014
07/18
08:37
《福建人》

黄慎画《蝙蝠寿星图》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是黄慎在扬州的最后一年。69岁的他将入古稀安享之年,心里的感伤却远远多过平静。在双松堂寄住5个年头后,由于馆主杨开鼎被调职,他又一次面临着去留的尴尬选择。
 

    扬州是黄慎创作的福地,却无法成为他安度晚年的第二故乡。他辗转于扬州的刻竹草堂、法海寺,还踏上过如皋、江阴的土地,一切都只是为了寻找最后一点留下的可能。在老友汪璞庄的“文园”住了一段日子后,他终于生出了回家的念头。暮年残躯,借住的主人家毕竟还是有所顾虑的。
 

    这一年农历二月初三,郑板桥在扬州发起“竹西之会”,雅集文人,书画纪盛,会上9人作永日之欢。黄慎赋诗《忆蛟湖草堂》  字句中充斥着一股沉重的暮气:“夜雨寒潮忆敝庐,人生只合老樵渔。五湖收拾看花眼,归去青山好著书。”
 

    次年,黄慎结束7年的扬州之旅,历经一年多的行程,回到宁化。在这里,他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段光阴。眼前的故乡风土并没有太大变化,青山依旧,只是物是人非,一切早已不复当年。
 

    重回故里,黄慎把心思都花在了编辑诗集上,满纸的词句,有心事,有遗憾,更多的还是那些关于扬州的记忆,仙女庙、谢安祠、小东门……一路走来,全是烟花盛景。
 

    1763年,在宁化知县陈鼎的帮助下,黄慎的《蛟湖诗钞》付梓刊印,夙愿了结。距离他第一次去扬州,已经过去了整整39年。就像他的题画诗一样,“忽到画间疑是梦,绕檐梅影认前身”,回头再看这些旧事,已是面目模糊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