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中央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扬州八怪”全才黄慎 从学画求生存到画坛巨匠

2014
07/18
08:37
《福建人》

 

    山人洒脱
 

    清雍正二年(1724年),黄慎初到扬州,在文人马荣祖的接济下暂住旅店,近年迁到平山麓的三山草庐。后来的几年罩,黄慎名声渐起,又换了3个住处。当时扬州城内的丁皋父子、蒋文波、吴俊三、涂冬等,都是画“写真”的高手,黄慎的优势并不明显。只是他很懂得抓住顾客的心思,扬州城里传说,细瓣黄腰、雅称“金带围”的芍药花开时,就会出宰相。于是黄慎凭借一幅《金带围图》,在扬州城打开局面,接下来的《八仙图》《钟馗酌妹图》《双仙图》《壶公图》《麻姑献寿图》《张果老倒骑驴图》这些神仙画,更受到了市民们的喜爱。
 

    这时候的黄慎,已经小有名气,画作风行起来。清凉道人的《听雨轩笔记》里叙述了这样一个传奇故事:有一回,黄慎与友人在外饮酒,见到隔壁豆腐店有个美丽的姑娘,他虽然心里喜欢却苦于囊中羞涩不可求得,只好画了一幅仙女图挂在店里。盐商出重金想买下画来,黄慎却怎么都不肯,问他要什么,才说出了缘由。最后盐商买下豆腐店的站娘,换了仙女图,黄慎也得偿所愿。只是这盐商竟要仙女图,却不要姑娘本人,可见黄慎作画的神韵之妙。


    董伟业的《扬州竹枝词》里写道:“闻中妙笔黄躬懋(黄慎字),大妇温柔小妇贤。曾见隔帘扶阿囡,看郎调粉画神仙。’


    旁人眼中的黄慎,“性脱落,无城府,人多喜从之游”。在扬州的这几年里,他交了不少朋友,和郑板桥更是过从甚密,成为莫逆之交。两人经常在一起游玩,书画往来频繁,留下许多真迹。在黄慎的《钟馗酌妹图》《漱石手砚图》《月夜游平山图》《丁有煜坐像卷》等画上,都有郑板桥的题诗,字里行间,满是知音情怀。郑板桥还用了一首诗来概括黄慎的画,极为精辟:  “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黄慎嗜酒,却并不善饮,儿乎一瓯就醉。每次作画前,他都要先喝碎了.然后濡发舔笔,乘兴—挥数十幅。他对纸张的要求不严苛,却一定要亲手研磨调色。有的时候,围观的人站了好几圈,拿着纸向他求画。黄慎满口应承下来,虽然是不经意的几笔,却独有韵致。画完了,倒下就睡,半天都醒不过来。


    《书画所见录》里记载,黄慎曾三改画风,花了6年时间达到诗书画三绝。初到扬州时,他模仿萧晨、韩范的工笔人物,学钟繇的节法;后来闭门谢客3年,捕捉书画精神,独创“以字入画”,先后将工笔画改为写意,变楷书为行书;又3年,改成狂草,开始泼墨写意。他的画有气势,笔下苍劲生动,诗也同样值得称道,别有风致,甚至还有人说他的画不如诗。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