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中央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中国绿都 最氧三明】千亩花开,美景就在宁化南大门

2021
01/12
07:23
宁化县融媒体中心


●本报宁化记者站   雷露微  通讯员  罗舒旻  文/图


寒冬时节,宁化县安乐镇谢坊村特色花卉种植基地却春意盎然,五颜六色的非洲菊竞相开放,精致软萌的多肉朵朵争艳……


花儿开得热闹,前来看花、买花的游客也是纷至沓来。直播镜头前,“卖花”小哥正展示这片花花世界,还不忘吆喝上几句。工人们则忙碌地采摘非洲菊打包装车,运往泉州、厦门等地。



一片花海,千名游客,直播带货……谢坊村花卉种植基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个繁忙景象得益于近年来安乐镇采取“跨村联建”方式规划建设花卉产业扶贫基地,把发展特色产业、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的重要举措。通过成立逸竹花卉合作社,建立“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种植模式,引导农户以“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方式盘活资源,集中连片种植非洲菊1000多亩。现在,这片非洲菊,不仅成了村民的脱贫“致富花”,还吸引了周边游客前来观光、采摘,谢坊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过去,谢坊村村民以种植烟叶、水稻为主 ,2015年受洪灾影响,部分农田受灾难以耕种,急于谋求新的发展路子。为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安乐镇党委政府一次次调研摸底,进行“专家把脉”,最后找到适合村里种植的“宝贝”——非洲菊。



这个决定并不是毫无根据,非洲菊花色鲜艳,花店需求销量大,大棚种植,一年四季都可采摘。谢坊村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且位于国道G534、县道X780交汇处,运输便捷。


说干就干,镇村领导多次外出学习种植经验,并动员村民参与种植 。村民却对镇里制定的鲜花产业规划充满了疑虑,“不种庄稼种非洲菊,鲜花还能当饭吃?”“种这么多,卖不掉怎么办?”“种了一辈子田,不会种找谁?”……面对村民的种种担忧,镇里鼓励村里党员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先行先试。同时请来市、县两级农业专家,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现场讲解花卉扦插、嫁接等技术。



有了示范带动,村民们便踏实了。村里的11名贫困户率先以土地入社的方式,收取租金、参与分红。与此同时,村里还组织贫困户学习花卉种植,参与基地施肥、采摘等劳动。贫困户许光辉就是其中一个受益者,他把自家的4亩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自己再到花卉基地务工,每月又有2000多元收入。


“在家门口挣钱,这么好的事我以前是不敢想的,现在在基地有租金、工资、分红3份收入,一年下来收入3万多元。”说话的瞬间,许光辉熟练地包装好一把非洲菊。


村里一期试种300亩的非洲菊获得了成功,鲜花产业起了步。安乐镇立即趁热打铁,通过招商引资、乡贤返乡等方式,成功招回5位乡贤回乡发展,建设百亩花卉工程。目前,除非洲菊,安乐镇引进了投资300万余元的多肉产业,建设大棚130亩,去年产值可达1300余万元,帮助当地40余名村民,包括7名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看着这片花海,谢坊村党支部书记李新文满脸笑容。他说,村里形成了花卉、多肉、笋竹等固定增收产业,这些产业不仅富了村民的口袋,也“富”了他们的脑袋。村民们纷纷转变思想,参与到花卉种植和乡村旅游开发中。


在谢坊村花卉基地辐射带动下,洋坊、安乐等村抱团发展花卉产业,共发展花卉基地1000余亩,一处处振兴花卉大棚拔地而起,形成“百花争艳”的大花园。安乐镇还以“产游结合、主客共享”为导向,投资500万元建设休闲农业观光园,配套建设小葫芦采摘、旅游服务站、花卉采摘、花卉交易中心等设施,打造以花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


如今,一幅以集花海、农耕、田园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画卷在宁化南大门——安乐镇徐徐展开。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雷露微 通讯员 罗舒旻】 【责任编辑:茜茜】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