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中央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福建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中两个99%是怎样做到的?

2020
08/31
16:49
东南网

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中

就业扶贫拔穷根 幸福饭碗端得稳

东南网8月3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 苏依婕 通讯员 余列江)2016年前,在长汀县古城镇马头山村,刘春生一家5口人挤住在泥坯房里。刘春生因患糖尿病截去左小腿、安了假肢,他的小儿子听力残疾,安装耳蜗,欠下一屁股的债,苦不堪言。

2016年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刘春生被确定为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全家下山搬迁到南站幸福小区,住进三室两厅的安置房。为了让刘春生端稳就业饭碗,当地政府部门为他提供送岗位、送技术、送培训等服务,先是推荐他到幸福小区管委会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配合小区的日常管理;接着,还引导他创办了长汀县第一个扶贫车间。

“车间现在加工数据线,带动小区30多个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我现在一年有6万多元收入,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刘春生高兴地说,“现在我不仅脱了贫,还有能力带动乡亲们脱贫,感觉特别自豪。”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和刘春生一样,越来越多贫困劳动力通过就业扶贫拔掉穷根。记者从省劳动就业服务局获悉,截至2020年7月,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中,有就业意愿127999人,实现就业127835人,就业率99.87%。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就业扶贫,提升贫困户劳务技能是关键。

宁化县城郊镇社背村贫困户邱位飞,由于视神经萎缩导致双目失明,家中有两个念小学的孩子,经常感到生活绝望无助。2016年,经过县人社局和县残联推荐,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省里举办的盲人按摩培训班,掌握了一技之长,并马上回村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由于技术精湛,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每年收入几万元,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挺直了腰杆,实现脱贫。

为提高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技能水平,我省对有培训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免费技能培训,为他们送去技能这把“金钥匙”,提升就业增收能力。

和邱位飞一样,越来越多贫困户通过就业部门提供的免费技能培训摆脱了贫困。截至2020年7月,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中,有培训意愿45749人,成功培训45736人,培训率99.97%。

就业率、培训率两个99%是怎样做到的?答案是“精准”二字。

2018年初,我省建立精准就业扶贫实名制数据库,数据实现到村到户到人,涵盖省定建档立卡贫困户15.52万户、43.98万贫困人口姓名、年龄、学历、家庭成员等个人基础信息,以及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就业经历、培训意向、技能培训、就业扶持等情况。通过摸清家底、核准到位、及时更新,做到全省就业扶贫工作心中有数。

2019年初,我省率先研发全省就业扶贫信息监测平台,实现全省就业扶贫“挂图作战”。在监测平台大屏幕上,记者看到,轻点鼠标,每个县的就业扶贫、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等落实情况一目了然。

省劳动就业服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精准就业扶贫实名制数据库已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联网,从数据库中比对出的综合分析和监测情况每月会自动更新到监测平台上。平台对有就业意愿但未实现就业的贫困劳动力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地域分布、薪酬意愿等方面进行精准分析,提出针对性就业帮扶举措,同时建立就业扶贫监测月调度通报制度,督促各地就业服务机构制定“一对一”就业帮扶计划,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送岗位,让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早日实现就业。

针对贫困户中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经多次推荐仍难实现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我省通过开发绿化、保安、保洁、护林、养老、河道清理等公益性岗位,精准就业兜底,打通就业扶贫“最后一公里”。截至2020年7月,全省已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能力特别弱的贫困劳动力10462人。

去年10月起,全省实施“动态清零”工作机制,对各地每月新增有就业意愿、培训意愿贫困劳动力跟踪帮扶、精准施策,力争3个月内“动态清零”,就业率、培训率保持动态“双百”。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马威】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