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卷十五 第六章 经营管理

2010
03/24
11:48
《宁化县志》

    民国时期的福建贸易公司宁化办事处,福建省合作社物资供销处,城厢各类消费合作社,各乡()、保合作社,经营业务都不大,基本实行业务、仓储合一,分工管理。较小单位则和私人商店一样实行店仓合一。

    解放后,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在初创阶段实行业务和储运统一管理,设有专门仓库,运输由县级机构统一计划,统一向国营运输部门办理。但因实行条块领导体制,货物往往由县城集散,常造成重复运输、迂回运输,流转费用率大大提高。1956年供销社设下赖转运站后,曹坊、治平的商品重复运输问题得到解决。仓储管理方面因仓库不足、设备较差、缺乏经验、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学,发生压仓压库、商品霉变事件较多。安全保卫方面则受到高度重视,未发生失盗失火事件。

    1958年供销合作社与国营商业合并,储运工作已积累了实践经验,长途运输计划的编制逐渐接近客观实际,仍由县级商业运输机构统一向运输部门统一办理。县商业局组成运输大队(有职工55人、骡马31匹、马车10辆、木船6条、单双轮手拉车20),承运系统内县内周转商品运输,当年货运量达190吨。乡村间少量短途运输仍由各营业所雇请人力肩挑运输。1959年分别设立荆西、水茜、中沙、下沙、谌坑桥、禾口、清流、灵地、沙芜、嵩口等转运站办理水陆商品转运。商业局运输队下伸,在基层营业所办起7个运输队。全县商业运输队拥有汽车1辆、马车32辆、木船11只、胶轮手推车58辆、骡马68匹,全县19公社有17个公社实现商品直运,全年承运系统内商品5198吨,占本系统县内货运量的475 %,节约运杂费450万元,被评为全省商业运输先进单位,储运股长李孝先出席全国工交财贸系统群英会。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仕鹏】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