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卷十五 第二章 商品购销

2010
03/24
11:03
《宁化县志》

肉类    宁化历来盛产粮食,农民普遍养猪,除供应本县城乡外,还销往连城、长汀等地。民国33年输出生猪1万头。1957年实行生猪计划收购、统一宰杀供应:城镇居民和机关团体由县服务局负责;乡村居民由供销社负责;农民交售派购生猪,完成任务后准予凭证宰杀和上市。1958年“大跃进”中,生猪饲养量大幅度下降,三年困难时期猪肉供应十分紧张,有时城乡均无猪肉供应。1965年国家取消保本价格,平价敞开销售,食品公司先后从外地购进大量盐渍猪肉和冰冻猪肉销售。“文化大革命”后期,杀猪实行“一把刀”,由专人宰杀,农民未完成交售任务的不准杀猪,准杀的也仅限在本生产队出卖。1979年起允许农民在完成派购任务后杀猪上市,部分无猪交售的可缴平、议差价抵补。城镇居民每月供应猪肉1斤,国庆、元旦、春节发若干预备券加量供应。1985年取消猪肉计划供应,县财政发给职工和居民每人每月副食品补贴费2元。国营商业从19531987年共收购生猪470752头,销售317075 头,调出16万多头。

蔬菜    在县城每日从清晨到傍晚均有菜市,以农民自产自销为主,也有数户菜坐市买卖或运销乡镇圩市。1958年“大跃进”中自留地收归集体,蔬菜生产大量减少,供应渐趋紧张,为解决县城蔬菜供求矛盾,商业局于19605月兴办蔬菜农场,但未收到保障供给的预期效果。当年停办。嗣后,由商业局设货栈经营蔬菜购销。“文化大革命”期间,强调“以粮为纲”和“割资本主义尾巴”,农民、居民的自留地、开荒地被收归集体,市场上蔬菜供应又趋紧张,商业部门只好从外地调进大量蔬菜补充供应。1982年后,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蔬菜上市量大增,国营商业部门也不再经营蔬菜购销。.1983年后,有部分外地商贩成批摩贩进蔬菜销售,调剂蔬菜淡季的市场需求。

    食糖  50年代前宁化多食用江西黄砂糖和板糖。民国28年统汁,从石城贩进黄砂糖10吨、板糖15吨,另有少量冰糖和洁白糖。解放后食糖销量猛增,按人定量计划供应,以红糖、自砂糖丸主,1972年全县销量7485吨,1987年销量达13987吨。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仕鹏】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