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卷十二 第五章 环境保护

2010
03/16
16:18
《宁化县志》

    80年代后,环境保护工作愈来愈为县人所重视。1981年全县共建成环保项目17个,实际处理废水7.44万吨,处理有害气体1845万标立方米,处理废渣7900吨。1986年底,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在努力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建立并完善环境影响报告制度、  环保“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

    一、控制新污染源

    1985年,县人民政府成立工业卫生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要求各种污染源的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县胶合板厂、粮食加工厂、翠湖水泥厂、合成氨厂、钨矿、通用厂、林化厂等7个厂矿已完成环保投资1135万元。其中合成氨厂造气炉除尘及废水治理完成投资13万元;县钨矿完成第三道拦沙坝投资32万元;县粮食加工厂在技改中更新除尘和消声设备。对不执行“三同时”的厂矿,按排污实测数据征收排污费,1986年征收3.74万元,1987年征收426万元。19869月,宁化县工商局、环境保护办公室、卫生防疫站和标准计量所联合发出通知,责令排放“三废”严重却不采取治理措施的蛋白胨厂停产。

    二、“三废”回收利用

近年来,各工矿企业结合技术改造,开展“三废”回收利用,实行综合治理,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1982年,合成氨厂投资21万元,完成“三废”回收装置,经回收处理的废气,每小时可增产液氨501公斤;1984年投资10多万元,完成合成氨生产中的冷却水循环利用;1986年,又投资8万元改造煤渣砖生产线,1987年产砖100万块,日处理废渣60吨;造气污水的循环使用,已列入技改项目。县水泥厂已建立废水循环系统,将废气中回收的粉尘、烟尘用作水泥原料,将煤渣研作水泥混合材,既净化环境,又增加产量。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仕鹏】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