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化:春耕备耕忙 农田气象新
4月2日,在宁化县石壁镇邓坊村,农机手驾驶着插秧机来回穿梭,将一排排嫩绿的秧苗整齐插入田中。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宁化县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同时铆足干劲推进农业生产,确保“两不误”。“我们提前备好了化肥等农资,通过购买农机社会化服务,尽量减少人员接触。”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伍炳民说。
春耕资料图 黄尉峰摄
受疫情影响,购买农机社会化服务在宁化县石壁镇悄然兴起,水稻从种到收由合作社这个“田保姆”全程代劳,村民们当上“放心掌柜”。
“往常春耕季节,都是我们自己买种子,育秧苗,现在有了‘田保姆’,大家过上了清闲日子。”眼下正是农忙时节,但石壁镇邓坊村种粮户徐志芳却乐得清闲。今年,他承包了300余亩地种植水稻,全部交给合作社托管种植。
资料图 黄尉峰摄
“通过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生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和效率,比如农户自种水稻每亩地成本约 800元,合作社全程托管只要 600元,实现降本增效。”伍炳民介绍。去年,富民合作社完成水稻托管2万多亩,业务还拓展到江西赣州等地。
近年来,宁化县通过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积极探索“农业社会服务组织 +农户”模式,依托丰富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 +托管”的组合方式,把农户的耕、种、防、收等生产环节托管出去,在农忙时节,村民们“偷”得了闲,到了秋天农田依旧收成斐然。
资料图 黄尉峰摄
抓好“绿色春耕”,确保农产品提质增效是宁化县近年来研究的新课题。在河龙乡,河龙贡米化肥减量增效和绿色防控高效栽培新技术成了农民的“香饽饽”。
“以前每到秋收以后,田地就闲置。去年领了免费种子,种了50亩紫云英,每亩紫云英大约减少氮肥用量30%,可以节省近千元。”前进村河龙贡米种植户杨家民指着眼前紫云英花海说,今年他打算种植贡米55亩,预计月底开始压青播种。
资料图 黄尉峰摄
河龙贡米是宁化县近年来推广种植的高端大米。经过多年发展,在省内外已颇有名气。
“过去种水稻追求高产,如今讲究绿色优质高效。”河龙贡米水稻种植示范区项目负责人曾仁杰介绍,为提升河龙贡米品质,实现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河龙乡开始推广化肥减量增效及绿色防控高效栽培新技术。
去年10月,县农技站牵头全力推广绿肥生产,在河龙乡推广水稻与紫云英轮作,绿肥压青培肥地力的“绿稻红花”生态耕种模式。为保障紫云英种植后的成活率,农技部门全程服务,免费为农户提供绿肥种子,开展技术指导,目前河龙乡共种植紫云英1000余亩。
“通过生态耕作模式,减少了田间化肥用量,增加土壤的肥力,还提升了贡米品质,实现良性循环。”曾仁杰说。
资料图 黄尉峰摄
目前,宁化县春耕春种各项工作正全面有序推进。已落实早稻面积8950亩,顺利完成生产目标。全县农业机械达5790台(套),19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社会化服务形式助农生产,有力保障春耕生产需要。
记者 刘博文 刘才恒 通讯员 俞慧 施向华

- 上一篇:宁化:科学管理促玉米增收[ 04-06 ]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