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中央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生态养鸡 “啄”开致富门

2021
03/29
07:49
宁化县融媒体中心


●本报宁化记者站    赖全平  通讯员   伍华金  文/图


“咕咕咕,咯咯咯……”3月10日,宁化县城郊镇优盾家庭农场内,农场主张瑞良站在山脚下一阵“召唤”后,只见一群群东乡麻鸡、贵妃鸡纷纷从林间、草丛里钻出来,争先恐后地聚拢在他面前,抢食他撒在地面的玉米粒。


返乡养殖


张瑞良今年34岁,是宁化县城郊镇九柏嵊村村民。2005年,他怀揣高中毕业文凭,辗转厦门、福州等地务工,当过电子工,也干过销售,历经坎坷。2010年,他辞去厦门一家商场销售主管的职务,返回家乡,准备养殖创业。


“家乡山清水秀,适合搞养殖,家里每年养20多只土鸡土鸭,我对养殖鸡鸭很感兴趣。”张瑞良感慨道,经过市场考察,他发现养鸡投资少、周期短,养殖难度不大,市场相对稳定。


2010年5月,张瑞良与3位朋友一拍即合,筹资12万多元,在距九柏嵊村1公里的小山坡上合伙办起占地100多亩的养殖场,盖起简易鸡舍,从龙岩一次性购进贵妃鸡苗2000多羽。


如何养好鸡?怎样销售鸡?成为摆在张瑞良和合作伙伴面前的难题。由于不懂养鸡技术,鸡苗成活率低,加上鸡的行情不好,肉鸡滞销,养殖场当年亏损近10万元,合伙人垂头丧气,相继退出。



稳扎稳打


2011年春,张瑞良默默接过烂摊子般的养殖场,再购进贵妃鸡苗300多羽。“我不养那么多,慢慢增加养殖量,力求稳扎稳打。”张瑞良坦承,当年就是步子迈得太大吃了亏,教训很深。


为解决养殖技术、销售等难题,张瑞良多次外出参加技术培训,加强学习交流。鸡苗选购、饲料投放、防疫管理……每个环节他都亲自上阵,还学会给鸡打疫苗,有时忙不过来,父亲和妻子齐上阵。


公鸡好斗,一见面就打架,经常打得两败俱伤,卖相也不好。张瑞良试着给鸡戴纸“眼镜”,让鸡不能正常平视,只能斜视和向下看,看不到其他公鸡的“挑衅”,打架现象就少了。


300多只鸡,养殖规模不大,一年到头赚不了多少钱。2011年,他承包养殖场附近山上的1000多棵松树,空闲时就上山割松脂,以此补贴开支。


2013年,200多只鸡因禽流感死亡,损失近2万元。 经历了禽流感后,他越来越重视鸡场的消毒、防疫工作,给鸡注射疫苗,进行场地消杀,定期为鸡舍消毒,禁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入。


2015年,张瑞良注册成立宁化县优盾家庭农场,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养殖品种也从贵妃鸡发展到东乡麻鸡、珍珠鸡、土番鸭等品种。2018年,他成立宁化县优盾休闲农业有限公司,养殖鸡鸭1万多只,年销售额近100万元。



俏销线上


“珍珠鸡近2公斤重,每只130元,鸡蛋2.5元一枚……”春节过后本是销售淡季,张瑞良的土鸡土鸭肉质纯正、鲜美,备受顾客的青睐。


“鸡每天在林子里跑,吃的是自然生长的草、地里的虫,不仅节约了粮食,鸡肉质量也好。”为确保鸡肉的绿色环保,张瑞良给鸡鸭喂食玉米、稻谷等,从不清除林下杂草,让鸡鸭自由觅食,吃虫子和杂草,饮山泉水,鸡粪鸭粪则成为草木最好的肥料。


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张瑞良将活禽交易转向冻品交易,将线下市场转向线上市场,实现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他在微信群中积极推介养殖场的鸡鸭,运用微信、抖音、短视频等进行宣传。他经常与网友互动交流,积极寻找代理商,拥有了相对稳定的代理商和消费群体,产品远销三明、莆田、厦门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


 网上卖鸡,张瑞良会根据网友的要求选择大小合适的鸡种,将活鸡活鸭的图片上传给对方,对方确认后就进行宰杀,将鲜肉与冰袋一起放入泡沫箱密封包装,大多网友次日就能收到鲜货。为防止鸡蛋破损,他采用珍珠棉开模板进行包装,抗压性强,损坏包赔。


“鸡出栏了,鸡舍里没鸡了,我心里像掉了点什么,总想着早点将鸡苗买回来。”张瑞良说,时间长了,养鸡竟养出了感情。


畅想未来,张瑞良信心满满。他说,要把林下生态土鸡做成一个品牌,申请注册商标,积极带领村民发展养殖业,助力村民家门口创业奔小康。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赖全平 通讯员 伍华金】 【责任编辑:茜茜】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