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中央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夏县发的支教故事

2020
09/03
08:01
三明日报

 夏县发

 

这个暑假,夏县发回到了宁化县的家中。夏县发是宁化县第三中学的一名教师,今年48岁。今年的4月9日,他踏上援疆之路。这是他第二次援疆支教。此前的2018年8月,他走进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第二中学,成为了福建省首批万人援疆支教队伍中的一员。

 

夏县发两次援疆支教生活里有什么故事?支教会给一个人的成长带来什么?8月13日,记者采访了夏县发。

 

为了对付干燥,房间的各个角落都摆满了装水的容器

 

今年春节期间,夏县发第二次报名援疆。4月9日,他踏上援疆之路,被分配到昌吉州第三中学,担任八年级语文(国语)教学。5月3日,居家隔离结束后,他正式进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昌吉州第三中学创办于1982年,属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实行民汉合校,开设民、汉教学班,进行双语教学。当地学生学习、生活的条件都很艰苦,教学资源薄弱,但学生纯朴好学。

 

昌吉州第三中学是夏县发援疆支教的第二站。干燥的空气让夏县发感觉呼吸也是一种痛,鼻腔饱受摧残,睡觉时不得不在房间每个角落摆放装满水的容器,以增加湿度,使呼吸更顺畅。新疆水质硬,冬天空气污染较重,他经常皮肤过敏。两地的时差,导致他每天的睡眠不正常,以致很长一段时间闹头疼,体重下降了3公斤。气候干燥、水土不服、饮食不习惯……刚到昌吉州第三中学的好长一段时间,夏县发都在和这些不适抗争。

 

他用吟唱教学法让新疆孩子爱上诗词

 

尽管有诸多不适,但一走上讲台,面对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夏县发就把困难统统抛在脑后,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

 

夏县发在上观摩课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谈心谈话……两个多月来,夏县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研究学情,找学生谈心,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把内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贯穿到课堂中。他经常利用课间把学困生叫到办公室,从汉字的发音、写法、释义到每一首诗歌和文言文的背诵一一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课堂上,夏县发采用独特的教学方式,教学生用谐音记忆文学常识,用题目扩展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他还把吟唱融入教学,教学生吟唱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他倡导的吟唱教学法和题目扩展教学法,得到昌吉州第三中学教研组的推介,在八年级全面实施。

 

课后,夏县发经常和学生谈心,引导学生观察事物,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语文。“多与学生互动,用自己离家时的感受作类比,诠释诗歌的意境。”夏县发回忆道,他在一节观摩课上,曾声情并茂地吟唱了古诗《卖炭翁》,并把歌词和诗歌内容进行对比,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他的吟唱教学法深深地吸引了观摩课上的师生,赢得阵阵掌声。

 

孩子眼中神奇的毛笔

 

纳斯县第二中学是夏县发援疆支教的第一站。2018年7月,他第一次报名援疆支教。当年8月,他辗转5000多公里,首次走进这所中学。

 

“当年一起援疆的还有来自宁化的曹朝建、吴赟潺,曹朝建与我一起分配在玛纳斯县第二中学,吴赟潺被分配在呼图壁四中。”夏县发坦言,首次走进新疆,他就感受到了西部与东部的明显差异,来自福建的39名援疆教师统一住在玛纳斯县玉园小区援疆楼,条件不错,但距校5公里,往返校园并不方便。

 

夏县发与学生合影留念

 

玛纳斯县第二中学属初级中学,有1600多名师生。夏县发通过走访调查,认真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积极打造校园文化,为八年级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制订计划。

 

夏县发除了担任八年级语文(国语)教学,还担任七年级5个班的书法教学,指导学生练习软笔书法。民汉合班后,少数民族学生的书写水平偏低。他指导学生练好汉字。维吾尔族学生努尔艾力一开始完全无法驾驭毛笔,写出来的毛笔字一坨一坨的,一段时间的苦练后,努尔艾力称:“神奇的毛笔给我带来惊喜!”在夏县发的指导下,努尔艾力、安克拉的书写水平提高很快,在全校书法比赛中脱颖而出,双双荣获一等奖。

 

练习簿里的师生情

 

玛纳斯县第二中学不统一发放练习簿,学生上交的练习簿大小厚薄不一,很不整齐。夏县发掏钱为班上50名学生统一购买练习簿,每人两本,一本听写本,一本作文本。

 

学生喜欢上夏县发老师的课,与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女儿特别喜欢您的课,您讲课风趣幽默,不懂的地方还一遍又一遍地讲,很有耐心。”夏县发至今还保留着与学生徐文婧妈妈的微信纪录。夏县发坦言,徐文婧原来不爱学语文,上课会开小差,作文只能勉强拼凑三四百字,现在越来越爱上语文课了,作文能顺畅地写到600字以上,语文成绩大幅提高。

 

玛纳斯县第二中学会定期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夏县发通过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结对帮扶学生健康成长。他乐于与学生谈心,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支教经历让我成长”

 

2019年12月28日,玛纳斯县为首批援疆教师服务期满召开欢送和表彰大会,夏县发受到表彰,告别了玛纳斯县第二中学。

 

2019年12月,夏县发(左二)接受玛纳斯县表彰

 

“今年是我第二次援疆,这一次的援疆支教还有一年时间,我要进一步将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传播到新疆,把福建援疆人的美好形象留在新疆!”暑假回到宁化的夏县发依然挂念着远方的学生,他通过微信和电脑,经常和学生沟通,指导孩子们写作业,聊人生和梦想。

 

援疆生活很孤单吗?

 

夏县发答:“是一段不可多得的人生经历,它让我成长。”(赖全平)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赖全平】 【责任编辑:邱水林】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