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康来敲门】赖华东:从头“理”出脱贫路
8月4日,在宁化县湖村镇新街华东理发店内,店主赖华东正在为一名小孩理发,旁边还有两三位顾客在排队等候。洗头、剪发、修理......娴熟的理发技巧,不一会儿的工夫就理完了。
今年45岁的赖华东,是湖村镇城门村人,患有肢体三级残疾,腿脚不便,无法承担重劳力。
赖华东全家5口人,父亲赖升华年老多病,媳妇患有精神障碍疾病,儿子尚年幼,家里主要靠母亲一人务农,收入微薄,无法支撑全家开销。2015年,赖华东一家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多年来,我们一家人挤在村里的老房子里,生活过得捉襟见肘。”赖华东说。
转机出现在2016年。村委会和帮扶干部刘盛裕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帮他家申请易地扶贫搬迁。经过一系列申请程序,赖华东获得了易地扶贫搬迁补助资金12.5万元。
第二年,他就从村里破旧的土墙房搬到了镇上宽敞明亮的新房,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一家人住进了梦寐以求的新房。
住房问题得以解决。如何有一份稳定收入,改变一家人的现状,是赖华东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为帮助赖华东过上好日子,帮扶干部多次入户走访,积极与他谈心拉家常,鼓励他自信自强。“赖华东一家劳动力不足,了解到赖华东年轻时在外学过理发手艺,我们建议他开一家理发店。” 刘盛裕说。
2016年,在村委会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赖华东的理发店在湖村镇老街一间10几平方米的店面顺利开业。
由于资金有限,赖华东没有对店铺进行太多装修,且缺乏专业理发技术,第一年理发店的收益并不乐观。
“开理发店对我来说不是很容易。”赖华东说,从确定开理发店起,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好。
赖华东积极参加镇里组织的培训班,虚心向镇上的理发师傅请教,理发技术大大提升。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底,赖华东的理发店收益1万多元,当年顺利实现脱贫。
在赖华东的不断努力下,理发店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也有了稳定的客源。赖华东说,圩日的时候客人比较多,最多的时候一天有20多人,一般都是周边的老人小孩。
“这家店大人理发10元,小孩5元,价格很公道,我都是带孙子来这里剪头发。”正在排队理发的陈大爷说,“老板实诚,剪头发认真,我们都愿意来这里。”
2017年以来,镇、村两级加大对他的扶持力度,共帮他申请到产业扶贫资金补助7千余元,用于理发店的经营。
“现在理发店每个月能有2千元左右的收入,一年光理发的收入就有2万多元,加上父母种植了4亩多的河龙贡米,散养了一些鸡、鸭,家里一年的收入可达3万元。”赖华东开心地说。
“我每天早上六点多来理发店开门,晚上九点多关门,日子过得特别充实。”顾客一上门,赖华东就熟练地准备剪刀、毛巾,替人理发、修胡。
“今年,我把原来的旧店铺搬到了新街一家30多平方米的新店面,还进行了简单装修,生意也越来越好了。”赖华东靠着理发,走上了脱贫之路,日子也越过越幸福。(记者 林璐 徐传奇 实习生 施颖)

- 上一篇:宁化县红十字会举办首期救护员培训[ 08-12 ]
- 下一篇:宁化俞坊:乡村武术馆 暑期习武热[ 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