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每一个孩子创造适合的教育
2013年以来,宁化县创新“一主两翼”基础教育模式,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不断满足中小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走出一条发展基础教育的新路子,其成功经验在全市学习推广。“一主”即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着力推进“学导用”课堂教学改革,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让学”课堂;“两翼”即以书香、墨香“两香”为奠基工程,深入开展校园大阅读活动,让师生写一手漂漂亮亮的中国字。
7月1日,宁化县中小学校陆续召开闭学式,孩子们除按老师要求利用暑期练好书法外,还收到“暑假读一本好书”推荐书目。家长们发现,书单列出的书目,按一至九年级进行分类,每年级推荐阅读书目12本。
“学导用”模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学导用”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导”,即启发诱导,点拨指导。“用”,则是巩固练习,拓展应用。宁化县教育局课改办主任夏开洪介绍,“学导用”课堂教学模式从探究“实现行为目的的途径”入手,将课堂分段为“学(自主学习)、导(启发点拨)、用(应用拓展)”三个环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现知识的内化、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有些学生原本性格内向,经过这种课堂模式的洗礼,逐渐变得活泼开朗。
打铁还需自身硬。宁化县定期举办师资培训,确保“学”得好、“导”得准、“用”得活。400多名教师参加全国生本理论与实践研习班,全国著名教育家成尚荣、孙绍振、赖配根等应邀到宁化开设专题讲座。各中小学加强校本读本教研,纷纷成立课改教研组,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
6年来,通过全县17所学校、132名实验教师先行先试的实践探索,宁化县“学导用”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升级,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极大提升。第二实验小学、第五中学等校被确立为全县“学导用”课堂教学改革基地校,进一步辐射全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各校根据学校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前置学习、小组建设、交流展示等方式,全面推广‘学导用’课堂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夏开洪说。

- 上一篇:宁化城区慈恩路延伸段道路建设有序推进[ 07-16 ]
- 下一篇:让孩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