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慎:怪而不怪 艺传百代
漫漫书画传承路
黄慎出生于端午节。每逢端午节,宁化黄慎书画院都会举行书画笔会,众多书画爱好者聚集在院内,切磋书艺,缅怀这位杰出的书画家。
黄慎书画院成立于2010年,收集、挖掘、整理分散在民间的有关黄慎书、诗、画,开展黄慎书画培训。
除端午节举行笔会缅怀大师外,每年清明节,书画院的画师和宁化县的书画爱好者都会来到位于城郊的黄慎墓祭扫。1991年被列为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黄慎墓,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于1987年8月重修。
1987年8月,黄慎诞辰300周年,宁化县隆重举行纪念活动,出了一本纪念文集,并在南大街口瘿瓢园竖立黄慎塑像。塑像高9.9米。基座前刻有刘海粟大师题写的行楷像赞“怪而不怪,艺传百代”。基座后刻的是南京艺术学院陈大羽教授题写的篆书像赞“一代画圣,千秋楷模”。
近几年,宁化乡贤丘幼宣经过多年研究,出版了《黄慎研究》一书,这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黄慎的力作。宁化县配合省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黄慎全集》大型艺术作品集,分为人物卷、花鸟卷、山水卷、诗文书法等,并影印《蛟湖诗钞》。编者表示,此作品集的出版,不仅是对艺术大师黄慎的纪念,也将进一步推动福建文化艺术传统的挖掘、研究及传承、发展。
为纪念黄慎,鼓励民间创作,2007年,宁化县设立了“黄慎文艺奖”,每三年评选一次,表彰和奖励宁化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创作的文学、书法、美术等优秀文艺作品,迄今已举办三届。
宁化县文广出版局局长唐又群认为,黄慎是宁化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要做好宣传,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客家历史文化,当务之急是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有关专业人士要深入对黄慎的诗书画研究,推陈出新,使它成为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推手。同时,要做好普及工作,在网络媒体快速、便捷的今天,更要注重把中国的书画艺术普及到中小学的教育当中去,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宁化的文化遗产,了解宁化的名人故事,在增强文化修养的同时更加爱国爱乡。

- 上一篇:但愿两地共携手[ 06-23 ]
- 下一篇:宁化迎来盛夏 最高气温达36℃[ 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