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水过后,宁化种下新希望
2015
06/12
07:29
福建日报
“种粮全程机械化推广了好几年,推广效果却难以令人满意。”宁化县农业局信息办主任黄检林说,其中的瓶颈就在于秧苗,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大部分村民都是自己购买种子进行大田育秧,由于秧苗品质参差不齐,用插秧机反而效果更差。
育秧工厂的进驻,解决了瓶颈问题,让种粮“保姆式”服务成为可能。降低了水稻育秧成本,提高了秧苗综合素质,促进了良种应用,推进了水稻集约化水平,也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张启箱自己算了一笔账:“自己育秧,每亩的优质稻种需要150元左右。使用工厂育的秧苗,1亩只需110元左右。人工插的话,一天只能插1亩,而最小的两行插秧机一天就能插3亩以上,6行插秧机可插30亩至50亩。”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方炜杭 俞祥波 刘才恒】 【责任编辑:茜茜】
- 上一篇:宁化为“两癌”贫困母亲募捐3.1万元[ 06-12 ]
- 下一篇:齐家网邓华金为宁化灾民捐款30万元[ 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