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水过后,宁化种下新希望
2015
06/12
07:29
福建日报
(福建日报记者方炜杭 通讯员 俞祥波 刘才恒)
干枯的烟叶,河沙掩埋的农田……芒种刚过,行走在宁化田间地头,依然可见洪水留下的痕迹。5月19日,那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毁了当地不少秧田。然而,此时,济村乡神坛坝村村民张启箱的3亩水稻已经开始迎着微风茁壮成长。
“多亏了乡里的育秧工厂,不然可就耽误了下一季种菜。”张启箱说。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济村乡种粮主要有“稻+菜”和“烟+稻”两种轮作模式,张启箱是前一种,按照计划他准备5月底种植中稻,9月底就可以开始种植蔬菜。可是,按照传统的人工育秧模式,最少需要30天的时间。张启箱急了,“相比之下,种菜效益比种粮高得多,实在不行就荒着等种菜吧”。
“不种怎么行!”比张启箱更着急的是济村乡乡长孙元玲,“农业是济村乡主要产业,洪水对该乡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中秧苗505亩,蔬菜基地305亩、莲子200亩,加上5000多亩烤烟,总损失超过5000万元,这还不包括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
就在秧田被冲毁后的第二天,孙元玲找到了乡农技站站长刘清亮商量补救办法,提出一个要求:“不能误了农时。”
这个要求并没有难倒刘清亮,一个今年刚刚投入使用的育秧工厂立刻开始运转。仅用了10天时间,新一批的秧苗“出世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方炜杭 俞祥波 刘才恒】 【责任编辑:茜茜】
- 上一篇:宁化为“两癌”贫困母亲募捐3.1万元[ 06-12 ]
- 下一篇:齐家网邓华金为宁化灾民捐款30万元[ 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