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汴梁晚报》:石壁相聚再播迁

2013
05/24
07:42
汴梁晚报

 

    本报记者 王永杰 王兰兰

    5月18日,汴梁晚报特别报道组一行,循着客家先民迁徙的足迹,驱车从江西石城县“闽粤通衢”之处,来到了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

    从东晋开始,战乱、饥荒、兵燹使大批中原汉人举家南迁。在唐宋期间,南迁的中原汉人一度汇聚在以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为中心的闽赣毗邻地区。石壁镇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开阔盆地,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土壤肥沃,森林茂密,从高处望去,像一堵绿色的屏障。北宋之前,这里没有兵燹,是战争“避风港”。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礕村”, 石壁镇是客家摇篮、客家人的祖地。

    客家人的第三次大迁徙是由于靖康之难和辽金南侵引发的。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宋都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掳走徽、钦二帝,宋王室南迁,来到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权。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人们如果不愿意等死,唯一的选择就是逃。于是,由北向南的官道上挤满了颠沛流离的难民,一批又一批的人涌进了赣粤闽三省交界地带。

    中原汉人一批批向南逃亡,在南迁过程中,许多人幸运地走进了石壁。一家又一家,一姓又一姓,一年复一年,一代复一代,八千里路云和月,随着南迁汉人的陆续到来和繁衍生息,迁入石壁的人约有63姓以上,石壁人口迅猛增长,北宋元丰年间仅有15000人,250多年后的南宋宝佑年间,涨到了11万多人。此时,在这块以石壁为代表的南迁汉人聚集地——“赣粤闽边地大本营”,人们操着相似的口音,用相同的方式耕种,又流行着相近的习俗,这群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命运遭遇的人,便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客家民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王永杰 王兰兰】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