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汴梁晚报》:石壁相聚再播迁

2013
05/24
07:42
汴梁晚报

    穿过一个个葳蕤的小树林子,爬过一座座低矮的坡岭,我们的脚印和一千年前的客家先民的足迹叠加在一起。永嘉之乱、唐末兵燹、宋室倾覆,客家先民几度举族南迁,辗转吴楚,流徙皖赣。也许,他们来到石壁只是长期流亡生活的一个偶然,也许,这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定数。不管怎么说,这个叫作站岭的隘口便是客家先民进入石壁的最主要的通道之一。走到站岭隘口,迎面就是一座残破的古亭。其实这是两座一体相连的石亭,就像是连体兄弟一样。这里也是福建(宁化)和江西(石城)的界岭,福建这头的亭子叫作“片云亭”,江西那头的叫作“介福亭”,两亭之间仅一步之遥。“此石(城)宁(化)孔道也……康熙六年捐资创新亭也……施茶历有年矣……”从介福亭的碑刻上看,康熙六年,这里仍有茶亭为客家先民服务。

    来到石壁镇,一个名曰“德润”的风雨亭,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德润亭是一个古亭,据当地居民介绍,这里是供人休息、避雨使用的。眼前这个连当地村民都说不清年代的古老建筑,它究竟为多少初来石壁、饥寒交迫、无家可归的客家先民遮挡了多少风雨,免费供应了多少茶水,给了他们多大的慰藉和安抚,我们不得而知。年久日深,亭子呈现着一种幽静的光亮,像是一种无言的陈述,多少年来,多少人来到这里休息,多少人被这座古亭默默安慰过。

    在宁化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启城和宁化县新闻中心主任罗旺水、副主任俞祥波的带领下,我们走过德润亭,屹立在眼前的是一座雄伟的仿明清古典牌坊,它与德润亭、维藩桥等组成一组景观,牌坊上面镌刻着四个金光大字“客家祖地”,而后面就是早期所建的“客家公祠”。这两块牌匾是客家祖地的镇地之宝。牌坊正联是“中土南迁孕育客家民系追远长怀胜地石壁,环球播衍丕振诸姓门风敬谒百氏公祠”,侧联是“石壁传芳客家源远派衍五湖四海,玉屏毓秀翠水流长支分南北西东”。这说明了客家祖地同客家的历史形成、发展、客家世界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它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朝圣中心,更是客家的摇篮、中转站。在这座古牌坊两边镌刻着“永恒血脉”,“石壁情缘”八个大字,这八个字出自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之笔。这八个字告诉我们祭拜祖先既是对血缘的认同,也是对历史的追溯,是人类相信生命永恒和生命繁衍不息生命观的体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王永杰 王兰兰】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