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不了、不敢管: 乡村教育还缺一张安静的书桌
2019
01/15
08:51
央视网
让乡村课堂静下来、暖起来
半月谈记者采访不少乡村学校和老师了解到,课堂纪律在一些地方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少数地方,课堂上甚至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有心学习的孩子不得不纷纷逃离,留下的学生更难管教,乡村教师的成就感、价值感被消解消耗,从不敢管变为不想管……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乡村教育前景堪忧。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基层有识之士和教育工作者忧心忡忡。
哈尔滨市香坊区一所乡村小学班主任表示,乡村留守儿童全靠老师教育,哪里教育得过来。他建议教育部门搭建信息平台,密切家校关系,同时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对学生实现全过程、全方位教育。
刘云则建议,加强对农村家庭教育意识和水平的关注,让家庭教育切实发挥作用,让家长们承担一定的教育责任和义务。至少,家长们应对学校和教师多些理解和尊重,支持他们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管束。
同时,留住优秀的、有责任心的乡村教师,也是关键一环。一位乡村学校校长告诉半月谈记者:“我家人就有当公务员的,他们年底有绩效考核奖,平时有不少补贴津贴,算下来一年收入要比老师多3万多元,怪不得学校每年都有老师辞职去考公务员。”
重庆市南川区教委主任崔志有认为,要提高乡村教师素质和工作积极性,必须做到以教育事业为先,拿出实际行动,采取切实措施,真正保障乡村教师待遇,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乡村教师的获得感,减少人才流失,同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教育事业。”
受访专家建议,应当落实好艰苦边远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在教师周转房、生活条件、职称评聘、相关荣誉等方面,为乡村教师想更多办法、做更多实事,用政策暖心留人,让教师安心教书,培养更多深耕乡村教育、敢于对学生负责的教师。(半月谈记者 柯高阳 骆飞 杨思琪)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马威】
- 上一篇:卫生健康与医疗保障重点工作公布 新一年的“健康红包”来了[ 01-15 ]
- 下一篇:2.5天小长假10余省份具体规定不同 什么时候能落地?[ 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