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习近平党建思想指引下实干担当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习近平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重要思想,揭示了人才工作的内在规律,立起了选才用才的时代标尺,指导我们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广聚优秀人才步伐,为组织路线更好服务政治路线提供了科学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强调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社会营造了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人才发展的政策。2016年2月,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将职称评审权限下放给企事业单位,论文要求、外语和计算机考试不搞“一刀切”。2018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各类人才活力……
——引才计划成效明显,优秀人才纷至沓来。
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持续推进,让我国引才、育才有了有力抓手。5年多来,“千人计划”共引进52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万人计划”遴选支持4200多名国内高层次人才。在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的引领下,各地各部门实施各具特色的人才引进计划,初步形成了“近悦远来”的引才用才格局。出国留学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的留学人员比例,由2012年的72.38%增长到2017年的83.73%,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眼下,“走,到中国去”“回到祖国去”正成为新风尚,中国的全球人才“磁场效应”不断增强。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广大人才的汇聚形成磅礴之势,推动了我国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各方面人才创新活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领域,铁基超导、量子通信、载人航天等取得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突破……广大人才以学报国,勇攀科研高峰,奏出了人才发展与党的伟大事业同频共振的华美乐章。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加强制度建设,是最可靠、最有效、最持久的管党治吏方式。各级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深化试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形成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齐头并进、互相支撑的良好态势,党的建设制度体系不断健全。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期待新作为。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 上一篇:将生态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运行成本[ 07-03 ]
- 下一篇:重奖80万!加油站起火 7人化解险情只用了38秒……[ 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