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卷十六 第二章 储 运

2010
03/24
15:31
《宁化县志》

    二、保管

    清代保管地方积谷,数年出陈换新一次,以防霉变。民国时期,保护粮食采用曝晒和出  陈储新的方法,但保管人员不尽职守和仓库设备简陋,虫蚀、鼠耗、霉变、亏短粮食事件时  有发生,直至民国36年,才加强管理措施:对进仓粮食严格遵照标准验收;度量衡器严格检验烙印;粮食进出仓库执行先进先出的拨付程序;袋装粮食堆放不靠仓壁,堆间留过道,散堆粮放置通气竹笼散热;经常进行湿热度检查等。但多流于形式,并未认真实行。

    解放后,粮、油的保管方法与技术日趋进步,制度也更加完善。1954年粮食系统先后开展“四无”(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粮仓和‘‘四无”(无渗漏、无混杂、无酸败、无事故)油库活动,做到仓外“三不留”(不留杂草、瓦砾、垃圾),“仓内六面光”(屋顶、地  坪、四周墙壁皆光)。当时,仓库条件较差,保管人员则用剔刮虫巢、嵌缝粉刷、凌堆剥皮过风过筛等各种方法,防止虫害和粮食漏湿;用钉防鼠倒板,插杉树枝围仓壁四周,布防雀网和捕、堵、毒等办法以防鼠、雀。1957年又开展粮食“三保化”(保新鲜、保质量、保纯度)活动。在巩固“四无”粮仓、油库的基础上,兼用药剂磷化铝()、氯化苦、磷化锌加硫酸或石灰、六六六、敌敌畏、敌百虫等熏蒸、触杀害虫,减少粮食污染,确保食用安全。1980  年前后,又开展“三低”(低温、低氧、低剂量)的科学保粮方法(多用低温、低剂量)

几个年度省、市对宁化粮食保管的检查鉴定情况是:1957年评出“四无,,粮仓42(  7235吨,存粮3935),安乐、禾口粮站评为“四无”粮站;1974年评出“四无”粮站13  个、仓库121(容量42360),总存粮22590吨,是年宁化成为‘‘四无,,粮仓县,由三明市政府发给合格证;1985年“四无”粮站15个、仓库140(容量64765),总存粮30580吨,实现粮站、仓库、存粮全部“四无”;1987年“四无’’粮站15个、仓库151(容量58725),总存粮25945吨。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仕鹏】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