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卷十五 第六章 经营管理

2010
03/24
11:47
《宁化县志》

    宁化解放后,国营商业与供销合作商业建立之初,主要任务是打击投机倒把、平抑稳定物价、保障市场供应。国家给予供销合作社价格、税收、贷款、运输等方面的优待,供销社一方面扶持社员开展商品生产,另一方面给予社员日用商品零售价格低于国营商业牌价的优待。1953年后,国家对粮、油实行统购统销,棉布实行计划供应,把主要农副产品划分为三类,分别实行统购、派购和议购,为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作了调整,提高部分收购价格。1954年,人民购买力提高,许多商品供不应求,逐步取消供销社社员优待价,供销社商品与国营商店牌价一致。1956年全县32种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平均提高3876%,其中毛边纸提高509%、生猪提高1818%、猪肠衣提高100%。1957年,玉扣纸提高32 95、畜产品平均提高93%、中药材提高13%;同时降低部分生产资料零售价,其中肥田粉(硫酸铵)降低53%、过磷酸钙降低358%、六六六粉降低23%,生活资料中龙头细布、煤油、食盐、力士鞋等平均降低3%。1959年与1950年相比,收购价提高的计有:生猪733%、中等玉扣纸1723%、中等毛边纸250%、晒烟J 25%、香菇315%,棕片566%、桐油309%;零售价格降低的计有:龙头细布7624 95、力士鞋964%、食盐4373%、硫酸铵45%。19601961年,为稳定市场及回笼货币,对部分商品(糖果、糕点、白酒、猪肉)实行高价销售。当时集市物资特别是食品副食品奇缺,价格失控。1963年,集市贸易始趋正常,商业部门也随着取消高价,供销社商品计划价平均调低34%。

    1966年,全县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按三个片定价:第一片为城关前片,包括城关、泉上、湖村、安乐沿公路线五公里以内各点,执行城关价;第二片为城关后片,即其他沿公路线各点及城关前片五公里以外各点,按城关价每Eft"‘加运杂费05元作价;第三片为城关后片的安远购销点,按城关价加运杂费08元作价。零售价格则按两个片定价:第一片为城关前片,包括城关、泉上、湖村、安乐所有的购销点及中沙的鱼潭、水茜的石寮、曹坊的双石,执行城关价;第二片即城关后片,本县除第一片以外的其他各点,按城关价每百斤加运杂费05元作价。但药品则无地区差价。]971年,全面调整化肥农药价格,退还社队调价差价271万元。1973年提高进口手表和进口怀表价格。1973年开展生猪议购议销业务,购销差价为8%。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仕鹏】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