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第六章 经营管理
1952年宁化县供销总社成立时,商品计划管理薄弱,仅制定社务、业务两大计划,基层社仅有进货计划表。1953年国家加强商品管理,规定独立核算单位要根据指令性、指导牲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原则编制计划上报,对全县商品按计划分配调拨,适当调剂。1955年在基本掌握市场需求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确定收购、供应、对私营商业批发和进货四项主要业务计划。1957年,将计划指标分为指令性、调整性和参考性三大类,将编制购销计划与支援农业生产结合起来,与农村社会购买力结合起来,制订出全县商业系统商品流转计划。
1958年因盲目跃进,大购大销,计划与管理工作出现混乱,导致购销、储运、调拨三者之间比例失调。1960年商品严重缺乏,香烟、糖、酒实行凭票供应,胶鞋等发票供应,元钉等五金凭批条供应,大大扩大了商品计划管理范围。随后食糖、葡萄糖等商品凭医生证明实行特需供应。1961年大多数紧缺食品实行高价供应。1962年起商品计划实行双轨制,由商业部门与专业公司分别上报下达,各基层社根据上级下达计划,与农业生产队订立收购合同。1963年后,商品流转计划贯彻当年平衡留有余地的方针。“文化大革命”中,从1966~1969年,商品计划管理再度混乱。19 7,0年后,商业体制实行以地方行政领导为主的双重领导,商业部门管理的商品除百货、文化用品、棉、纱、布、石油、猪肉等外,改为统一计划、差额调拨、保证上调、超产留用、一年一定的办法,但因各环节之间衔接欠佳,调拨和进出口都有因各自为政而产生的失误。1978年后,加强计划观念,维护计划的统一性和指令性,各项计划的编制、实施以及对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都得以完善进行。1981年起,商业供销部门都根据本县具体情况进行流通体制改革,发挥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两个积极性,管理形式由指令性计划为主转变为指导性计划为主,使商品流转适应于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和多种经营方式。
- 上一篇:第二节 交流与贸易[ 03-24 ]
- 下一篇:第二节 商品价格管理[ 0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