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卷十三 第三章 税 务

2010
03/18
10:25
《宁化县志》

民国38(1949)农业税称田,亦称田粮。清雍正(17231735)以前称役,包括田和丁役,役之外有,合称赋贡

宁化自唐贞观三年(629)上皇册,授田定税,北宋宁化征,夏税正、布、麦、草四色18246,秋粮10000。除外又有上供、圣节银、大礼、春冬衣、上

本等和徭役。南宋,疆土减少一半,用却增加数倍。南尺寸之地都要交

而且税率提高,征超越三五年。明朝把田官米和民米,分征以本色()或折色()。明万(15731619)行“一条鞭”法,即把丁役(力差和)和田折成两上交,宁化年共征19184两。万四十六年(1618)后,逐增加各苛派,主要有辽饷练饷、剿等名目,崇(16281644)不但又加捐派6000余两,而且裁去各项优3800余两及房号税、契税、典税等,所加征相当于原。同时为解决日益加重的军务费用,借更为严重,以至老百姓一年要出数年之,一之粮。

清初宁化民田地原232l1818460两。雍正年(17231735)把“丁米”入田亩计征。乾隆元年(1736)溢出山塘18,按章加,从此地方官以劝垦加征邀功,作升官的台,逐把田赋总额增加到18726两。另外,有僧道422两,寺租充饷银330两,樽节纸椟银12两,泉上丞征42495两,合23826两。咸丰、同治年(185l1874)民起波及宁化,人口变动很大,鱼鳞册散失,征比失去依据,地方官因而任意加派加征。有李宗张锡龄等先后率众抗拒加率苛征,被府叛逆逮捕,李宗在流放中病死,张锡龄汀就,造成一定影响。清末,土地更加集中在地主手里,地主与官吏狼狈为奸,在粮册上舞弊,把嫁到“倒丁绝户”名下,因此实际田赋岁入减少,修正预算只有17700余两。光绪二十八年(1902)为庚子赔款宁化加征地丁随粮捐5800余银元。光绪三十三年为福建修铁路,宁化又加征地丁随粮捐2800余银元。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
【责任编辑:仕鹏】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