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明市宁化县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年报
2019年,宁化县文化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等精神,围绕全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牢固树立思想意识,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强化内部管理,履行管理职责,夯实基础业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为目的,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宁化县文化馆总体概况
宁化县文化馆是政府设立的职能部门,处于群文建设的最基层、最前沿。在文化建设领域起着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组织和实施群文活动的枢纽作用以及专业研究、创作、普及与提高群文活动规模和活动水平的职能作用。
文化馆现有编制11个,2011年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二级馆。(目前在岗10人。其中副高1人、中级6人、助理馆员2、技术工人等级高级工1人。)
宁化县文化馆承担着全县公益性群众文化的组织、辅导、培训和创作任务,在宁化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围绕省、市、县各级中心工作,面向社会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积极扶持民间艺术团体,完成各项组织、辅导培训和创作任务。在文艺演出、中心宣传、石壁客家祭祖、民俗调查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中创作的舞蹈节目《踩竹麻》获第六届“群星奖”;舞蹈《酒坊娘子》获省音乐舞蹈节创作金奖等一大批以宁化客家风情为创作思路的获奖节目。尤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方面做出了较大成绩。(国家级1项、省级7项,市级23项。正在申报省级1项。)
现文化馆在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面积3500平方米),及中山街13号免费培训基地大楼共3层(面积1075.13平方米)。内设演艺大厅、排练厅、办公室、免费培训基地、档案资料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等。随着办公场所的改善,人员岗位配置也将趋于完善,专业技术队伍将更加的合理全面。
二、宁化县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情况
(一)大力加强党的建设
现文化馆设在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及中山街13号免费培训基地大楼。2019年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和贯彻十九大精神,在上级党委和局党组的领导指导下,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指导推动文艺事业创新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服务人民。
(二)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1)文化水平:现有人员11人,其中在编在岗业务干部10人,有,10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6人,助理馆员2、技术工人等级高级工1人。本科学历8人,大专1人,本科学历占业务人员总数的80%;职工教育及岗位培训达到48学时的人数占职工总数的100%;业务人员全部达到岗位培训、继续教育达到人均90学时。着力提高我馆工作人员能力素质,多次组织开展各类专题培训,改进工作作风,强化专业学习氛围,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意识。
我馆将严格实行宁化县文化馆制度,于每周一下午,集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党中央相关文件精神,加强对全馆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
每周五组织业务知识学习、共同研讨、加强同志之间的学务知识经验交流,提高全馆同志提升业务素质和积极性。
(三)大力完善硬件设施
完善的硬件设施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不可或缺的因素。为此,宁化县文化馆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落实巡查、点检、保养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做好设施设备的维修、添置、更换等工作。如对中山街13号免费培训基地大楼进行修缮,改善免费培训基地环境。
三、宁化县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情况
一、免费开放暖民心
2019年馆内深入开展免费开放工作,举办寒暑假艺术培训班,关注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全面实行零收费。文化馆发挥自身优势,聘请了本县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音乐、美术、舞蹈老师任教,开设了老年合唱团、架子鼓、葫芦丝、钢琴、二胡、吉他、舞蹈等培训班,培训学员500余名。在开展免费开放工作过程中,根据群众反馈意见及建议,不断创新优质服务形式,通过“延长开放时间、拓展活动场地、团队承诺管理”等多种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尽可能满足广大群众开展文化活动需求,充分发挥了文化馆社会服务职能,大大提升了场馆利用率和社会影响力,提高公共资源服务能力。
二、节庆活动筑同心
我馆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及“元旦”、“五一”、“八一”、“文化遗产日”等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庆文化活动80余次,参与群众达5.8万人次。其中,演出类58场,展览类6场,比赛类5场,讲座类5场。如:2月1日宁化县委、县政府在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举行2019年春节团拜会我馆承担整场演出的编排、策划。 9月12日举办“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宁化” 建国70周年文艺汇演。庆元宵演唱会、9月21日“骑聚红土地·重走长征路”文艺晚会、10月11日第25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客家风情”文艺晚会等演出节庆活动近万名群众观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三、普及培训聚人心
我馆利用阵地优势和资源优势,定期开展文化艺术普及培训,同时,常态化选派优秀文化辅导员深入社区、学校、部队、乡镇、农村开展艺术辅导,将“馆内培训”和“馆外辅导”相结合、将“工作日”和“双休日”相结合、将“馆内职工”和“社会师资”相结合。延伸服务功能,挖掘人才资源,拓宽服务渠道,最大程度的开展艺术普及培训工作,扶持培育社会文艺团队建立,提升文艺团队业务水平。今年,我馆开展馆内各类艺术普及培训、讲座230余次,受众人员达3800余人;选派辅导员赴主城区各社区、消防部队等单位开展各类艺术辅导以及节目编排80余次;如:宁化县总医院2019迎新文艺晚会节目辅导、百名号手培训、治平畲族乡第三届六月六畲族文化旅游节节目辅导、我馆辅导的节目《老百姓的菜篮子》参加三明市“爱我中华·共享快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辅导的男声四重唱参加福建省供销系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8月2日参加国网三明供电公司“争做有为时代老人、助力三型两网建设”文艺展示、9月27日参加中国人民银行三明市中心支行“礼赞新中国.奋进在央行”文艺汇演、馆员赴水茜艺术扶贫达十几余次等。同时招募文化辅导员和文化志愿者共100余人,他们已成为基层群文战线的“活跃分子”。
(四)加强非遗保护传承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工作,我馆提前谋划,多措并举,圆满完成非遗申报工作的各项任务,同时,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新想法、新举措,取得明显成效。
一、3月22至24日,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博物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20余人走进宁化,先后前往治平、湖村、石壁等乡镇,就玉扣纸制作技艺开展文化学术考察活动,并观摩木活字印刷术。 24日上午召开考察活动座谈总结。座谈会上,专家、学者重点对宁化玉扣纸历史源流、文化价值、在“建纸”中的地位、工艺价值与商业用途以及推广与传播等方面进行研讨,积极建言献策,期待在各方的关心与扶持下,多措并举,让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不断发扬光大。
二、5月9日,在宁化县泉上中心学校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祥花灯制作技艺传习所”授牌仪式活动,宁化县文化馆相关人员为泉上中心学校授牌。参加授牌仪式的还有泉上中心学校师生100多人。
三、6月12日,宁化县首届客家擂茶擂台赛在城区客家美食城八角楼广场举行。现场共35组、70名选手参加比赛。评委们根据配料搭配,茶泥的粗细均匀程度,擂茶的调配浓度、色泽以及口感味道等评分标准。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张三金、李东才获得一等奖,李木水、张贤平、张丽琴获得二等奖,俞淑炎、吴娟、黄梅、张满春、张玉珠获得三等奖。主办方授予这十名选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化客家擂茶制作技艺传习所”牌匾。
四、7月11日,经各乡镇保护单位申报、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了宁化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人。为玉扣纸制作技艺传承人胡铖、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人谢应生、延祥花灯会传承人杨道元和官建红。
五、10月份,启动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申报工作,“池氏文武关刀灯”等10个项目启动了项目申报。
- 上一篇:2018年三明市宁化县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年报[ 12-16 ]
- 下一篇:十三届宁化县委第十九轮第一批巡察启动[ 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