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2009—2011年度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规划
(三)围绕发展抓创建,不断营造建设闽赣边界中部经济强县的良好氛围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把文明创建工作同各项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为加快闽赣边界中部经济强县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1、扎实开展争创省级文明县城活动
——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工作机制。一是要落实责任机制。要切实落实“主官主责抓”的组织领导机制,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成果的运用,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情况与干部政绩考核、经济利益等挂起钩来,抓好落实。二是要落实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季度点评制度,由县四套班子领导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等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点评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及时整改。要在县有线电视台办好“创城”专栏,开辟“创城”热线,疏通群众监督渠道,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加强新闻媒体监管,曝光存在问题。三是要落实问责机制。根据县委关于“精神文明先进评选从严把关宁缺勿滥”的指示精神,要严格执行“创城”责任追究制度、“创城”考评奖惩办法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管理办法》、《文明单位创建动态记分办法》等制度,对不落实“门前三包”、不主动参与“创城”活动等创建不合格单位,要视情给予点名批评、黄牌警告、取消奖金、降级直至摘牌等处理;对工作被动、创建实效差、产生负面影响的单位要追究单位主要领导责任,以促进“创城”工作落到实处。
——加大投入力度,注重改善民生。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文明县城《测评体系》涉及民生方面的有近30多个项目,凸显了改善民生在文明县城创建中的重要地位。要结合创建活动的推进,加大投入,完善布局,集中力量,分类推进,确保硬件设施符合创建要求。场馆设施方面,要逐步规划建设科普馆、影剧院、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缺项项目,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的建设与管理,力争在本届“创城”总评前,全部达到《测评体系》的要求。同时,要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加大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认真做好“农家书屋”设点布局等工作。基础设施方面,加大对城区路网、公厕、垃圾中转站、绿化美化、夜景工程、交通标识、集贸市场、无障碍设施、密闭式垃圾收集箱等建设和改造,完善社区卫生基础设施,解决好背街小巷、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问题。公共安全设施方面,进一步细化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方案,完善主要公共场所和重点要害部位电子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整合现有监控资源,把医院、金融、社区等重点机构和重要区域的报警与监控系统纳入监控体系,提高监控水平和实效。强化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确保消防车、消防栓和消防通道等消防公共设施达到考评标准且状况良好,完好率达到100%。
——努力提高城市长效管理水平。要宏观着眼,微观着手,夯实基础,从落实“门前三包、门外达标”卫生管理责任制抓起,城区沿街店面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法人、各工商个体业主和城区居住户落实“门前三包、门外达标”责任,“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情况与创“文明单位”挂钩,与个体工商户换发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相联系,并作为前置考查必备条件。加大重点治理力度。有的放矢,加强重点区域、重点地段、重点行业的整治工作。重点区域,主要是老城区的市政基础设施改造。一、二级环卫保洁工作以及新城区规范有序管理。重点地段,如东南西北四个入城口的整治。沿翠江和小溪河两岸环境卫生整治、县中心农贸市场的整治等。重点行业,如餐饮业、加工业和机动车维修、废品收购、水果批发、农产品交易、招牌广告宣传等。要分清轻重缓急,脚踏实地、务求实效。
——继续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市民素质和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广泛深入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努力建设和巩固文化阵地,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着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同时,抓好文明社区、文明小区的创建工作。重点要在优化社区服务、发展社区文化、加强社区管理上下功夫,开展创建“文明和谐社区”和“社区文化节”等活动,努力构建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美、社会秩序井然、服务功能完善、文化生活丰富、道德风尚良好的现代文明社区,实现居民素质、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
- 上一篇:2009年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拟聘人员公示[ 12-23 ]
- 下一篇:关于开展“感受春节”中小学生征文竞赛活动的通知[ 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