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传统抒中国之美,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赢得信心
新宏大叙事呼应时代,充溢文化自信的中国气派竞相迸发
2000年以后,历史剧走向多元化。除正剧历史、传奇历史、演义历史、神话历史,还有许多假借历史的神幻、架空之作。其中,部分历史题材剧失去了对历史价值的判断,陷入娱乐化。不过,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在经过对历史的“小写”潮流之后,一种折射民族复兴期待的新的宏大叙事呼之欲出。
从《赵氏孤儿案》《冯子材》《白鹿原》到《大明王朝1566》复播,再到《于成龙》《天下良田》《大秦帝国之崛起》《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热播,近几年,集家国情怀与民族文化于一身的历史正剧迎来了值得期待的回潮。透过鲜活的人物形象传递的,是诸如“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等积极有益的精神及文化价值,迸发出充溢着文化自信的中国气派。
有学者说,应运而生、应和时代要求而出的历史正剧,增强了社会大众的国家意识,激发了人们的家国情怀,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豪感。优秀的历史剧总是应和着时代的焦点,是今天同历史的对话。
正剧的回归与创新同时发生。《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塑造了一个不拘泥于故纸堆,又不离逻辑的司马懿,有了更多符合当下审美的价值;《琅琊榜》虽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其巧用浓厚的中国元素,摄人心魂的中国之美,精致的情节推进与准确的情绪演绎,升华了整部剧的精神内核——法度的尊崇、风骨的持守、智慧的省透、仁爱的回归。
走过60年,国产电视剧讲述故事的能力、对审美意蕴的表达、对精神品格的呈现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接受和认可。观众从一幕幕荧屏故事中,感知历史底蕴与人生道理,而这种不脱离历史真实和生活真实,传达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的奋力耕耘,永远是中国电视剧创作的正道。
- 上一篇:电视剧《平凡的荣耀》曝先导预告片[ 06-12 ]
- 下一篇:和雷佳一起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歌[ 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