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铿锵 齐奔小康——宁化县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综述
步履铿锵 齐奔小康——宁化县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综述
●本报宁化记者站 雷露微
2020年4月,福建省委办、省政府办发布公告,同意宁化县退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2013年底,宁化县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756人,贫困发生率达7.13%;截至2019底,在册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7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
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演绎着宁化县从贫困到脱贫的华丽蝶变,凝结着各级帮扶干部和广大群众倾力投入、奋力拼搏的辛勤汗水。“十三五”以来,宁化县牢记嘱托,秉持真心精准扶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力补齐民生短板,带领群众齐步奔小康。
创新机制 精准脱贫有力量
“去年河龙贡米收成不错,挣了2.4万元,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河龙乡河龙村村民黄必才开始置办年货了,香肠、腊肉……应有尽有。
今年75岁的黄必才,过去缺乏种植技术,收入微薄,而女儿的残疾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2014年,经过识别,他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黄必才发展贡米种植,当年的20亩全部丰收,彻底告别了贫穷的日子。
在宁化,和黄必才一样,在精准扶贫政策帮扶下,顺利脱贫的困难群众还有很多。
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重在找对路子、开好“方子”。2013年起,宁化县积极探索创新机制,“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三全三扶一档”、“六抓六看”、 扶贫成效12项盘点“回头看”行动等具有宁化特色的脱贫机制和做法。
瞄准“靶心”, 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2013年,宁化探索“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即 “一申请、两比选、三公示”的“三步工作法”,挑出“真贫”。在精准识别基础上,采用“四因四缺”法对贫困户进行分类, 摸清贫困原因、发展需求。经过反复核查,当年宁化县共精准识别贫困对象7720户22756人 ,扣好了精准扶贫的“第一粒扣子”。
结对帮扶, 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宁化县2394名干部按照“处级、正科、副科、专业技术干部分别结对帮扶4户、3户、2户、1户贫困户”的原则,分别与现有在册的4614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实现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 至2020年底,全县干部累计帮助贫困对象制定帮扶措施1万余条,实施帮扶项目2.3万余个,落实帮扶资金600余万元,分类施策,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根据贫困群众致贫原因和当地资源禀赋,实施结对帮扶型、创业培育型、盘活资产型、入股分红型、基地托养型、订单带动型、资金互助型、搬迁改造型等8种主要帮扶模式,注重对贫困户因“户”制宜,提升贫困户长效“造血”功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4年7月3日,全市精准扶贫现场会在宁化召开,全面推广实施“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2014年11月12日,全省精准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宁化召开,“348” 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开始向全省推广。
教育扶贫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治本之策,宁化县还注重扶志扶智,解决好“贫困代际”的问题。2016年,县里探索建立 “三全三扶一档”教育精准扶贫(即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和全程管理;扶志、扶智和扶助;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突出“学前教育”“大学教育”两头抓精准帮扶。2016年至2020年,宁化县帮助807名贫困幼儿减免保教费,建档立卡大学生1160人次获县级助学金827.8万元,帮助240名建档立卡大学生完成学业,保障贫困家庭的孩子不仅有学上,还上好学。
壮大产业 增收致富有“靠山”
寒冬腊月,安乐镇谢坊村的特色花卉种植基地,照样春意浓浓,鲜花怒放。村民陈承山正忙着给多肉培土,每年在基地务工, 他能获得2.3万元,因此顺利脱贫。
这些年,安乐镇大力发展花卉种植,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参与种植的同时,吸纳贫困户到基地务工。鲜花产业起了步,1000多亩的非洲菊、多肉等花卉基地,成为镇里的 主要产业之一。
打赢脱贫攻坚战,发展产业是关键。近年来,宁化县大力发展“两米两茶一稻种”产业,让困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促进困难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带动2000多个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扶贫产业遍地开花,群众增收致富有了“靠山”。
走进水茜镇石寮村三叶青林下种植基地,树木下的三叶青郁郁葱葱,长势良好,与周边森林交相辉映,既绿了青山,也带富了当地百姓。
“三叶青是土地里长出的‘宝葫芦’,现在这片大山成了我们的金山银山,日子肯定是越过越甜美 。”石寮村村民谢盛香说。
为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目标,宁化县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思路,全力选好主导产业、抓好利益联结、做好产销对接,先后培育出石牛村辣椒、团结村小黄瓜、河龙乡河龙贡米、淮土镇糯米、水茜镇三叶青等产业。目前,全县7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实现摘帽退出,平均村财收入达12.16万元,是2015年4.28万元的2.84倍。
找准方向,精准发力,通过就业培训让贫困户脱贫也是宁化的一大特色。城南镇鱼龙村贫困学员陈牡丹就是受益人之一,家中因病致贫。2016年,得知县里免费培训客家小吃后,她报名参加,学会了拌面、扁肉、烧卖等小吃制作技术。如今,她在县里开了家小吃店,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
2016年至2020年,宁化县累计实施贫困劳动力“雨露计划”技能培训101期4188人次,为463名贫困学生发放职业教育补助资金383.4万元;为贫困户提供“四免二优先”及税收规费减免等政策,共举办培训班201期培训10912人(贫困学员832人),开办客家小吃店5000余家,其中贫困户学员独自经营或与他人合伙开办220余家,带动从业人员5万余人(贫困人员1900余人);出台“两免一优先”政策,为城乡低收入妇女提供家政服务(月嫂)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学员1950人(贫困学员110人),提供就业岗位800个。
无劳动能力、无发展产业的“两无”贫困人口怎么办?宁化县对这批贫困人口实现“托底增收”。截至目前,县里整合各类扶贫资金5600余万元,实施土地量化折股等托底增收项目196个,2100多名贫困人口获得分红400余万元。
补齐短板 小康路上有奔头
“大爷,最近血压都很正常,要继续注意日常饮食,多吃清淡饭菜,有问题随时打我电话。”1月22日,在湖村镇黎坊村村民黎兆龙家中,签约医生黎承福正为他量血压,细心地交代注意事项。
黎兆龙身患高血压等综合疾病,以前拿药不仅花钱,还要到县里医院。这几年,从不敢看病到主动询医问药,是更加健全的医疗保障政策让他看病底气更足了。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宁化县全方位织密政策保障网,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在全面解决贫困户“两不愁”的基础上,持续聚焦“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领域,让困难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持续更久。
强化医疗保障,让群众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在省市医疗扶贫政策基础上,出台个人承担部分再报销50%政策,2016年至2020年,全县共有1175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医,除医保基金补偿外,累计补助4130万元(其中县、市医疗精准补助2340万元)。
在住房安全方面,宁化县大力推进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881户639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32户3879人。同时县财政投入500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80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3户;完成农村住房安全巩固提升387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37户。
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宁化县在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 。2016年至2020年,先后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国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项目、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等项目,投入2870万元,解决7.1万个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万人,让贫困群众喝上了放心水、安全水。
宁化县多措并举,全方位兜底,让贫困群体没有后顾之忧。农村最低生活标准线提高至7680元,2016年至2020年,累计为农村低保对象2454户5637人发放低保金1.063亿元、为农村特困人员567人发放救助金3301.47万元。贫困人口社会参保率100%,代缴率100%。为贫困残疾人发放补贴、改善环境,2340名贫困残疾人全部脱贫,无一人掉队。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站在新的起点上,宁化县以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做好政策衔接、规划衔接、产业帮扶衔接和就业帮扶衔接,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凝心聚力朝着小康道路稳步前行。
- 上一篇:【风展红旗如画】宁化新发现多处红军标语[ 01-26 ]
- 下一篇:宁化召开冬春季和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议[ 0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