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中央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乡村振兴】宁化:一个革命老村的“红绿辉映”

2020
12/30
07:01
宁化县融媒体中心

    

 

 从宁化县城出发,驱车行驶半小时到达湖村镇巫坊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印有“东方军之路,画里巫坊”的红色彩绘墙。彩绘墙下,娇嫩红艳的草莓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


走进草莓园,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只见鲜红的草莓隐藏在绿叶下,三五成群的游客拎着篮子穿梭其间。


近年来,巫坊村围绕“红+绿”主线,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发展绿色采摘,推动旅游脱贫驶向快车道,实现了从一个村财零收入的贫困村向集体增收、群众致富以及精准脱贫“多赢”局面的转变。



“巫坊村作为湖村镇最大的行政村,虽然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流失严重,经济基础薄弱。”巫坊村党支部书记陈良洪介绍,该村2015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1户69人。


2017年,宁化县文体和旅游局挂钩帮扶巫坊村后,张吴俊被选派到巫坊村任职驻村第一书记。他将目光投向了村里的红色资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曾在巫坊村活动,留下许多故事。现在村内较为完整地保留了红军长征出发誓师集结地锣鼓坪、彭湃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医院以及区公所等红色遗址。


如何唤醒这些红色资源,实现与天鹅洞景区的完美结合,让穷困的巫坊村真正“活”起来?


“依托天鹅洞景区,以红色旅游、休闲农业带动集体经济发展,探索‘旅游+’‘合作社+’等模式,走文旅结合、绿色发展之路。”张吴俊与村“两委”共同规划。2017年以来,巫坊村先后投入150多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对红军广场、红军街、红军医院……天鹅洞景区这条路线,进行亮化、硬化、美化。同时,还对红军医院、彭湃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进行修缮,创作旧址展陈脚本,再现当年革命先烈英勇奋战的场景。


“过去村里很冷清,近两年来参观、缅怀先烈的人很多。”村民陈国华告诉记者,在过去,巫坊村村民主要依靠种植烟叶等农作物为主,并没有吃上“旅游饭”。 


位于村口的“新街口饭店”老板雷炎坤,已习惯游客纷至而来的热闹景象。雷炎坤之前以种烟为主,一家人忙里忙外,一年就收入3万多元。以村里大力推行旅游为契机,雷炎坤开起来特色土菜馆。提起自家土菜馆,他满心欢喜:“旅游旺季时,店里一天的营业额近万元。”雷炎坤说,他的两个女儿在天鹅洞景区当导游,家里还在城里买了新房,生活越过越好。 



随着巫坊村旅游业态的不断丰富,让村民切实享受到了福利。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张吴俊多思多做,多渠道助推贫困户增收。积极招商引资,实施农业采摘项目。通过政策吸引本地乡贤返乡投资,建设草莓、脐橙等采摘基地;在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也丰富了旅游体验点。


张吴俊还积极打造“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整合村级发展资金25万元和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17万投资谷雨农机专业合作社,入股分红的同时吸收10余名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每年可新增村财和贫困户收入5.75万,确保贫困村稳定脱贫。


找准了发展路子的巫坊村在2018年顺利“摘帽”,全村31户贫困户69人全部顺利脱贫。村财收入由零元增至2019年度的23.68万元,2019年村里接待游客60余批次,带动近千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


目前,巫坊村已获得“市级三星级乡村旅游特色村”“省级旅游扶贫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吴俊表示,下一步,巫坊村将借天鹅洞景区获评国家3A级景区的东风,推出红色研学、乡村研学、地址研学等研学路线课程,吸引本县及周边县市中小学生前来开展研学教育活动,完成宁化县首条村级研学路线产品,持续推动村民和村财的“双增收”。(刘惠萍  雷露微)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刘惠萍 雷露微】 【责任编辑:茜茜】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