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村狂欢节
2017
12/20
06:05
三明日报

●本报宁化记者站 赖全平文/图
壮汉舞起板凳龙
曹坊镇下曹村地处宁化县南部,距县城22公里,人口不足2000。自南宋末年建村以来,下曹村已有700多年历史,先后获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称号,今年10月被命名为三明市第二批“中央红军村”。下曹村现有古迹古建筑51处,其年代最早的到元末明初,最短的也有200来年的历史。
古民居、古街巷、古寺庙、古井、古桥……走进下曹村,巍峨的大门楼,精雕细镂的门窗,参差有序的马头墙,仿佛让人误入时光隧道,回到遥远的清朝村落。村内最具特色的是宗祠、祖厅和民居,这些建筑被誉为客家祖地宁化的明清古民居标本。
游古韵下曹,赏民俗风情。板凳龙是曹坊镇的民俗文化之一,可追溯到元代,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每年正月期间,滑石村都会舞起板凳龙祈福。龙头所到之处,村民纷纷设案祭拜、鸣放鞭炮,接龙接福。当天上午八时许,曹坊镇曹氏家庙门前锣鼓喧天,滑石村42名青壮年合力舞动长长的板凳龙,浩浩荡荡地朝下曹村游去。随着龙头的缓缓游动,50多米的板凳长龙时而蜿蜒摆尾,时而奋勇前进,栩栩如生,蔚为壮观。
板凳长龙沿着下曹村道游走,蜿蜒游向村尾的古祠堂——敬湖公祠,用时约一个小时。稍作歇息后,长龙再次游动,游向村内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时隐时现,如此多次来回往返,与下曹村舞起的稻草龙遥相呼应。龙头高高昂起,长龙一路游,沿途大量游客、村民纷纷驻足观赏。
“板凳龙制作精美,集美术、书法、雕刻等艺术与扎、制、编、糊等工艺于一身,融入了体育、杂耍和舞蹈动作,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历来深受群众喜爱。”曹坊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张润生介绍,板凳龙貌似简单,但要真正舞出龙的气势与风采,关键在龙头,对制作者和舞龙者都要求极高,舞龙者动作得协调统一。
12月9日,宁化县曹坊镇首届红色文化旅游节在下曹村举办,全面展示古村镇的历史底蕴、风土人情及变化发展。来自县内外的近万名游客慕名而来,共同见证文化节的盛况与精彩,体验下曹村不一样的狂欢节。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赖全平】 【责任编辑:茜茜】
- 上一篇:宁化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召开[ 12-19 ]
- 下一篇:宁化:背街小巷改造让老城区靓起来[ 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