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泽华:自己种的菇特别香
辛苦创业 奋力前行
“那些年,看到不少人种菌菇致了富,我很眼馋。我也相信自己的技术和能力,但建大棚、购设备都需要资金,没钱什么都做不了。”邱泽华早就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但只能埋在心里,直到2016年,梦想变成了现实。
2014年底,邱泽华被县里核定为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2015年初,县里扶贫干部和村委干部多次入户了解情况后,认为邱泽华完全能够自己创业。于是,他们协调相关部门,帮助申请扶贫资金和贴息贷款。
2016年2月,邱泽华在相邻的泉永村大坪山建起宏胜香菇种植基地,此后在镇、村帮助下,又流转了周边5亩土地,共投资20多万元,建起了3个温室大棚。同年5月,他从明溪夏坊乡购回7万袋菌棒,开始种植香菇。
邱泽华一家人忙不过来,于是他把村里的贫困户请来帮忙,共有7名贫困户在菇棚打工。怎样判断菌菇长势、怎样控制菇棚的温度和湿度,包括采菇、分拣、烘干、包装,邱泽华手把手一一教会他们。“大家都是苦过来的,过去乡亲们帮了我很多,现在我有这么一个项目,也需要人手,叫他们来帮忙,可以让他们增加收入。”邱泽华说。
“男工要干力气活,每天工资120元,女工80元。最多的时候,每天有10多名乡亲来这里做工。”邱泽华说,菌菇长成有一定周期,但支付工资等开销不小,这时镇扶贫办又支持贴息贷款3万元,让他减轻了压力。
“自己种的菇特别香。”邱泽华自豪地说,“去年销路不错,鲜菇、干菇基本卖到宁化,还有销往三明、永安、长汀、厦门等地。”去年一年,邱泽华纯收入达8万多元。
邱泽华告诉记者,他看好市场前景,今年打算在种植6万袋香菇的基础上,增种2万袋木耳。镇里非常关心支持他的每一次发展,打算给他提供5万元贴息贷款。这样,他就可以从建宁买进质量更好的菌棒。“回首这么多年走过的路,虽历尽坎坷,但只要不放弃努力,我们一家人就一定能过上美好的生活!”说这话时,拄着拐杖的邱泽华挺直了腰杆。

- 上一篇:网上定制,宁化木活字“网饭”喷喷香[ 07-15 ]
- 下一篇:宁化:63幅墙体画和文明涂鸦作品获表彰[ 0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