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省级扶贫重点县的追“竹”路径
这组数据提供了一个观察的切入点。
“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宁化县竹业总产值达30.93亿元,占县域经济总值的6.7%。今年,这一数字有望达9.67亿元,占县域经济总值的8%。显然,竹产业已成为宁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2016年12月20日,作为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的宁化县,县林业局出台《现代竹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考量和期待?
小竹子也有大分量
竹产业在宁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宁化目前涉竹人口7.8万多人,占全县人口37万人的21%。全县涉竹人口的经济收入也在不断攀升。2010年,全县竹农人均竹业收入2070元,2015年人均达3804元。可以预见,宁化将有更多的涉竹人口从《规划》中受益。根据《规划》,到2020年,宁化竹林面积将扩至45.56万亩,实现竹业总产值16.2亿元。到2025年,竹林面积扩至46.09万亩,实现竹业总产值30亿元。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竹资源,让宁化发展竹产业有着充足的信心。
宁化的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十分适宜竹子生长。目前,宁化县竹林面积44.8万亩,有近20个经济竹种,竹资源较为丰富,区域化布局明显。此外,宁化县经营竹林的历史悠久,群众积累了丰富的开发利用竹资源的经验。
而此前的种种“预热”,也为宁化实施《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宁化新植竹类0.43万亩、低改垦复15.93万亩,全县竹林资源逐年稳步增长。竹林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使宁化竹林亩立竹量、均匀度、整齐度逐年提高,竹林面积比“十一五”末的42.19万亩增长6.2%,立竹量比“十一五”期末的6050万根增加6.6%,丰产竹林面积达16.5万亩。
近年来,宁化高度重视竹业开发,狠抓低产竹林改造和垦复扩鞭,聘请竹业专家教授到竹区讲座,组织科技人员下乡,提升竹农的科学育竹和管理水平。宁化还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笋竹加工业,生产竹工艺品、竹炭等特色产品和笋竹加工系列产品,发展笋竹加工企业30家,竹产业取得长足进展。
- 上一篇:宁化: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01-03 ]
- 下一篇:刘春辉:心揣“责任”当代表[ 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