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省级扶贫重点县的追“竹”路径
2017
01/03
07:45
中国绿色时报
安乐镇金鑫笋竹专业合作社社员在看笋干成色(资料图片)
推措施解难题
在竹业产业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度制约了宁化竹山的整体经营发展。
“过去由于很多村的竹山不通公路,笋竹产品出山困难,影响了竹农经营竹山的积极性。”宁化县林业局工作人员说。
2011年,在福建省林业厅的支持下,宁化被列为福建第二轮现代农业(竹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建设县。5年来,宁化累计完成项目投资2000余万元,先后新建竹林机耕路354公里、完成竹林配方施肥14170亩,建成竹林蓄水池及配套设施84口、2439.6立方米。此外,宁化还累计举办竹业技术培训班83期,通过实施丰产竹林培育示范工程和丰产示范户建设,使竹农初步掌握毛竹丰产培育技术,使竹林经营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针对竹业家庭经营规模小、经营效益低的实际,宁化积极引导竹农和各类竹业经营组织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鼓励林业承包大户和经营能人通过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林业经营组织发展竹产业。通过培育各类示范点,宁化还引导林农合理规范转让林木林地,扶持成立了一批有示范效应的家庭林场和股份制林场。
以安乐镇为例。
安乐镇紧抓项目建设契机,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建设竹林机耕道,通过推广竹林深翻垦复等措施,极大地提高了竹林出笋率。2009年10月,安乐镇成立金鑫笋竹专业合作社,6年来,社员从21户发展到260户,拥有竹林近3万亩,建立2000多亩丰产竹林培育示范点和竹笋加工厂2个,竹林年均亩产值从不足700元增加到900多元,合作社中的16户贫困户全已部实现脱贫。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刘鸽 陈华平】 【责任编辑:丽勍】
- 上一篇:宁化: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01-03 ]
- 下一篇:刘春辉:心揣“责任”当代表[ 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