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村落——宁化之旅
2015
12/02
07:10
泉州晚报
知道宁化这个名字,还得从小时候说起。上世纪六十年代掀起上山下乡热潮,我家邻居有的就是到宁化插队落户的,那时觉得宁化就是荒凉的山区,后来上学时读了毛泽东诗词 《如梦令·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便增添了神圣之感。这一切吸引了我们,于是,我们踏上了这片土地。
土堡战役旧址
宁静的村庄,行人稀少,小溪上的单孔桥长满藤萝,孔桥下一群白鸭正在水里嬉水,几位女人正在村边的小溪边洗刷着刚从田里挖来的地瓜,村里的古厝和新建的楼房参差错落,古厝大都已残破,杂草丛生,显得几分荒凉,村道上崭新的路灯杆印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项目”,村头墙上挂着《东方军攻克泉上土堡战斗旧址》的牌子,把人们的思绪带到硝烟弥漫的年代。
泉上镇罗李村是宁化、清流、明溪的咽喉地带,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清康熙年间宁化一带匪患猖獗一时,为保一方平安,乡贤李世熊带领村民建筑土堡作为防御。据李世熊《寒支集·堡城记》载:“城厚一丈,城外马道一丈,道外浚濠广二丈。即运濠土以筑城,城垒石为址……”
土堡为四方形,长宽均一百三十米,高十米,底部宽六米,设东、南、西、北四个门进出,四周有护城沟,可见其坚如磐石。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赖小玲 蔡永怀】 【责任编辑:茜茜】
- 上一篇:宁化石壁张氏家庙(上祠)举行重光庆典[ 12-02 ]
- 下一篇:宁化客家娃赴榕参演简单公益梦想合唱团[ 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