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村落——宁化之旅
2015
12/02
07:10
泉州晚报
当年红军标语
堡内有七纵二横的街道,一百多户村民在里面安居乐业。
1933年,国民党军队两个营,一个机枪连,一个迫击炮连约四百多人,宁化县保卫团四百多人,清流、长汀、江西石城民团四百多人,共一千多人聚集堡内,在宁化县长黎群薰、民团长李咸享的指挥下负隅顽抗,阻止红军入闽。当年七月,中国工农红军东方作战军五师在彭德怀、滕代远的领导下采用“围点打援”战术,首先歼灭土堡周围的敌军;土堡里的敌军依靠坚固的堡垒守卫,红军久攻不下,后集思广益挖通一条长30米、高2米、宽1.5米的坑道,用三副棺材装满炸药放在墙根上,终于炸开一个切口,红军遂破墙而入,歼敌300多人,俘虏900多人,缴获枪支700多支、迫击炮两门和一批军用物资,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成为著名的入闽战役第一个大胜仗。如今,古城墙已经消失了,刘氏宗祠也翻建一新,但昔日的往事至今仍是村民茶余饭后的热题。
谢新村的知青情
距镇区约两公里的谢新村生炉坊是镇里美丽乡村的示范区,走进村庄,一座座楼房掩映在一片翠竹绿树中,在秋日暖阳下熠熠生辉;村中的荷花池波光粼粼,荷叶随风摇曳,池边设置一条木质走廊供游人观赏休息;崭新的三层村委会楼前挂着《谢新村村民委员会》、《福建省生态文化村》、《农家书屋》等牌子,楼顶上竖着一根装有四个高音喇叭的柱子,这在现代社会中已很难见了。邱镇长是村民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她在《美丽乡村建设前后对比图》前,为我们讲述每张照片里的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赖小玲 蔡永怀】 【责任编辑:茜茜】
- 上一篇:宁化石壁张氏家庙(上祠)举行重光庆典[ 12-02 ]
- 下一篇:宁化客家娃赴榕参演简单公益梦想合唱团[ 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