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乐乡构建农村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新机制
引导好信访人员。安乐乡全力做好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工作,对应该解决又能够解决的信访件,限期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信访问题,落实“一案一策”,制定工作方案分步解决;对行政协调不能解决的纠纷,如三大村夏某反映的林业纠纷,引导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对经复查信访人仍缠访闹访的,落实“六定五包”责任制,利用亲情友情落实稳控措施。同时,组织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和信访当事人进行回访,及时了解动态,巩固化解成效,提升社会效益。
整治农村“五小”车辆。安乐乡把“五小”车辆全部纳入安全目标责任制管理网络,逐一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开展安全教育;组织机动车驾驶员进行交通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培训,对非法营运学生车辆、外挂车实行专门教育,提升遵规守法和安全意识。同时,采取定点执勤与流动巡逻相结合、日常管理与统一行动相结合的办法,提升道路通行力。两年来,共依法查处农村道路无牌无证行驶25例、酒后驾驶6例、人货混装19例等,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3辆农用车,强行进行报废、拆解。
教育好山边重点田主。安乐乡组织对近年来发生的森林火灾分析,发现70%以上的森林火灾是60岁以上老年人在山边烧田埂草引发的,决定将山边田主特别是家中年轻劳力外出务工的65名老年人,作为重点对象管理。同时,落实责任,明确乡村干部对该类人群森林防火的管护责任,落实包户责任制。两年来,安乐乡共印发《护林防火公约》、《告学生家长书》和《护林防火宣传手册》等1万余份,由乡村干部宣传到户到人。在防火戒严期间利用宣传车、村村通广播播放森林防火警示语,做到入脑入耳。在农事繁忙的重点时期,安乐乡组织护林防火队强化巡查,乡村干部对重点田主进行督促跟踪,组织机械帮助重点田主清除田埂草等;完善野外用火制度,各村在非戒严期集中组织烧除稻草和田埂草,两年来共阻止野外用火65起,处置不听劝阻屡犯不止野外用火5起,有效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该乡还推广山边防火林种植,鼓励在山边种植油茶等防火带,对按要求种植的免费提供苗木、补助种植资金等。两年来,完成山边田种植油茶带35公里,实现经济效益和防火效果“双赢”。(廖善雄 凌延平)

- 上一篇:做谷文昌式的“四有”干部[ 11-06 ]
- 下一篇:谢振东:绘就美丽永建新画卷[ 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