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薏米王子”指尖上热卖薏米超万斤

2015
10/24
07:18
三明日报

 

    ●赖全平 文/图
 
  宁化县是“中国薏米之乡”,淮土镇薏米种植面积6000多亩,所产薏米具有煮后糯软、粘香、细腻、软滑、气馨甘爽等特点。一名返乡创业的90后大学生,温文尔雅,弱不禁风,却通过手机微信把宁化薏米卖到全国各地,短短半年销量超万斤,总价值近30万元,圈内人都称他“薏米王子”。
 
    上大学触网赚学费
 
  他叫廖银波,22岁,宁化淮土镇禾坑村人,今年刚从福建师大信息技术学院毕业,他销售的是正宗的宁化淮土糯薏米,他给家乡薏米起了好名字——“好煮薏”。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2012年,从跨入福建师大校门的第一天起,廖银波就暗下决心,不能再伸手向父母要钱,要用自己双手去勤工俭学。他说到做到,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房地产公司系列活动,赚取微薄的报酬。他很快发现周围的同学爱玩微信,爱网上购物,学长张志明在淘宝上卖茶具,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客户遍及大江南北。羡慕之余,廖银波也试着在淘宝网上卖鞋服,向同学和朋友推销产品。
 
  刚开始,生意冷清,他有些气馁。他至今还记得网上接到第一张订单时的激动与惊喜,那不过是一张150元的鞋子订单,钱不多,却给了他坚持下去的信心与勇气。
 
  大二时,廖银波发现师大小卖部离宿舍楼较远,晚上经常有同学跑到学生街买东西吃,不仅不方便,也不安全。他从中发现了商机,开始玩手机微信和新浪微博,加入各种微信社群,在朋友圈里发布零食和水果信息,重点推销方便面、八宝粥、饮料及水果。他在宿舍囤了2000多元货物,只要同学有需求,即便是半夜,他也会及时送达宿舍,收费不高,服务到家,深受同学欢迎。
 
  “每加入一个群,首先要和群主交朋友,主动跟群里的人进行互动,并热心地做好群里的服务工作,赢得大家的信任,我经常被群主推选为群管理员,露脸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多。”廖银波坦言,别小看零食,当时他每月也有两三千元的纯收入,不再向家里伸手要钱了,手机微信不仅给他带来经济收入,更为他积累了人脉和经营资本。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赖全平】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