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围,让宁化工业“短腿”伸长
2015
01/07
08:21
三明日报
位于城南工业园区的三明福特科光电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生产高清镜头等产品。
●本报宁化记者站 刘才恒 罗旺水 文/图
岁末年初,宁化县传出喜讯:2014年1至12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1.5亿元,增长11.5%;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00.6亿元,增长15%。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总产值这两项指标首次突破百亿大关。此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3亿元。
翻开宁化的统计年报,一组变化的数据跃入眼帘:2007年规模工业产值13.83亿元,2013年规模工业产值88.57亿元,7年增长了6倍。
数据,见证了宁化工业发展的历程。
宁化是个农业大县,也是工业弱县。长期以来,地处闽西北的宁化,受区位、交通、资源等影响,工业底子薄、基础差,一直是制约宁化发展的瓶颈。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宁化工业总产值不到全市的1%。大力发展工业,广辟财源,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已成为县委、县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心愿。
如何在困境中突围?2011年,永宁高速开通,打通交通瓶颈。随着交通区位优势的改善,经过多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干部群众的努力,宁化县正努力走出一条工业突围之路。
“今年宁化县将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推动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产多元化同步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业方面要做大总量,提升存量,要搞好服务,力求突破工业。”上月28日,宁化县委书记肖长根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说。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刘才恒 罗旺水】 【责任编辑:丽勍】
- 上一篇:宁化设立“省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 01-07 ]
- 下一篇:宁化烟草局快速处理销售“假烟”投诉[ 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