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里生金 山上长钱
2014
08/26
08:08
宁化县新闻中心
高山种植生态茶
500公里竹山路把绿色银行搬下山
土里生金了还不够,还得让满山的翠竹有效益。这个乡有毛竹14.5万亩,大部分因路不通,没法下山,成为可望不可即的聚宝盆。
修路,才能把竹子变成农民口袋里的钱。乡财政困难,但千方百计通过帮扶单位援助、农民自筹等方式,每年各个村子都修上部分通村、通组和竹山公路。“截止到现在,我们完工了各类公路近500公里,辐射10万亩竹山,带动了全乡大部分的村民。”乡长温享平介绍。
范仁宇是竹山公路修通的受益人之一。他自有竹山70余亩,全部被盘活。同时又租下外出务工村民的300余亩竹山。“卖毛竹、冬笋和春笋,笋干等等,年收入可以达到500元左右一亩。”这样一算,老范两口子的年收入可以达到20来万。
竹山公路通了,许多竹炭厂子也如雨后春笋。这些小厂污染重,效益低,影响生态,乡政府给予强制关闭。而部分规模较大的厂子,则通过加装过滤器等环保设施,控制烟尘。
治平畲族乡平均海拔678米,森林覆盖率达到75%,远离工业化地区,生态条件好,让隐藏在莽莽群山中的野生茶大受追捧。“我们保护性开发了1000多亩,正在继续开发更多的野生茶。”雷荣启是土生土长的畲民,他瞄准了现代人重健康养生的需求,除了制野生茶叶,也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生态有机茶。茶园管理,野生茶保护,茶叶采摘的用工需求大,随着企业发展壮大,生态茶将成为畲民致富的新路子。
打通了路,竹子下山鼓钱包;种上三季,让土里生金;再组织年轻人外出务工。三管齐下显成效。去年,该乡人均年收入增幅达到23.1%。(俞祥波)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俞祥波】 【责任编辑:茜茜】
- 上一篇:宁化:“秋老虎”开始发威[ 08-26 ]
- 下一篇:宁化部署下半年消防安全工作陈朝利提要求[ 0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