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宁化薏米产业“破壳”入市

2014
07/01
08:15
三明日报


薏米


    问题出在哪?


    宁化县农业局信息站主任黄检林认为,农户没有连片和规模种植是首要原因。过去,农民都是利用荒地或者地角边种植,自产自销,产量低。


    专业的销售经纪人少也是过去薏米产业遇到的问题。许多农户种植薏米是一部分留着自己用。其余部分拿到市场上叫卖。


    薏米深加工开发不足是薏米产业的软肋。“大家对薏米的认识还只停留在用于煲汤等层面上。”黄检林说,薏米的深加工方面不足,导致当时带壳薏米的价格停留在每公斤6至7元。


    新品种,让薏米俏了


    一粒薏米如何“破壳”?产业链如何发展?


    宁化县已经意识到发展薏米产业的重要性。近年来,出台了《宁化县发展薏米产业的工作意见》,起草制定了《宁化县薏米产业十年(2011-2020年)发展规划》。


    发展薏米产业,品种改良成为重中之重。


    这些天,宁化农业局薏米技术推广专家组组长李上能带着一身泥土,从下沙村薏米品种选育基地回到办公室。


    李上能专注于薏米种植研究已经有30个年头了。这个薏米品种选育基地共4亩,李上能和专家组为之倾注了很多心血。


    “这个薏米品种选育是由县农科所和县种子站共同完成。以前的地方品种产量不高,带壳薏米亩产才100公斤左右。”李上能说。2009年开始,宁化县农业局开始进行薏米品种的筛选对比试验。他们收集了6个本省或台湾的薏米品种,进行选育,最后筛选培育出“翠薏1号”品种。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刘才恒 张丽勍】 【责任编辑:茜茜】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