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的农田不缺水
图为三明市鹤祥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高效节水茶园喷灌设施(资料图片)
农业结构调整到哪里,小农水就配套到哪里。三明市鹤祥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10年11月,宁化县投入30万元为其配套建设了300余亩高效节水茶园喷灌设施。“茶园以前都是靠天吃饭,现在茶园有了节水喷灌设施,茶品质更高、出芽率更好了,每年增收30万元不成问题。”公司负责人王恩宏说。
数据显示,三年来,该县完成工程总投资6537万元,渠道实施改造长737公里,排水沟改造43公里,引水坝改造225座,泵站改造41座,小山塘改造10座。农田年新增节水能力104.97万方,增加粮食生产能力592余公斤,受益农村人口达18.84万人。
追加项目的背后
3月26日,宁化水茜乡沿溪村烟农陈祥银来到自家烟田里,为烟叶浇水施肥。“这片田上半年只能种烤烟,下半年因为缺水,不能种水稻。现在有了水利工程,10分钟水就到田里了。下半年,我就可以种水稻了。”陈祥银说。
陈祥银所说的水利工程,就是2012年中央财政追加给宁化县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专项工程。“中央财政第一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中,宁化县项目点多面广,工程量大,共划分为1337个单位工程,4288个分部工程,1.97万余个单元工程。但在我们的努力下,合格率均为100%。”县水利局副局长张运琴说,在省水利厅、财政厅组织的绩效考评中,宁化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工作连续两年名列前茅。为此,省里还对该县每年奖励100万元项目资金。
2012年10月,中央财政追加了宁化县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专项工程,涉及8个建制村,总投资达1170.77万元。
追加项目的背后还离不开宁化水利人的身影。
杨青松是县水利局水利股的股长,负责每个村小农水工程踏勘设计。“2012年10月5日,杨工冒着细雨,放弃节假日来到现场踩点;7日组织设计单位人员到现场勘测。11月就招投标。”水茜乡沿溪村委会主任吴启斌说。“项目开工后,群众参与‘小农水’建设积极性高涨,投工投劳率均在95%以上。”水茜乡沿溪村南山下村民小组长、农民义务监督员宁流郎说。
为确保建设质量,县水利局成立督查指导组,各项目村还聘请1至2名责任心强、威望高的村主干或村民代表作为农民质量义务监督员督查本村的工程施工质量。
如今,该县2012年中央财政追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共完成渠道防渗建设62.56公里,排洪沟6.4公里,引水陂修复改造工程9座,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万余亩,改善灌溉面积1.23万亩等。

- 上一篇:宁化红十字志愿队到石壁镇敬老院慰问演出[ 04-23 ]
- 下一篇:宁化:城市建设算好“民生账”[ 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