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美了,生活富了,群众笑了
张何生在指导烟农(资料图)
行走在宁化县中沙乡下沙畲族村,宽敞洁净的村道,富有客家特色的民居整齐别致,设施齐全的休闲场所......一路让人感受到的都是跃动着的美丽。近年来,下沙畲族村在下派第一书记张河生的带领下,发生了巨大变化。"来了张书记,美了下沙村。"村民们都这么说。"现在村子远近闻名,亮了绿了美了。村民高兴,腰包鼓了收入增加了。我们村干部也高兴,村财有了,班子战斗力强了。"村支书雷旺金神采飞扬。
强队伍,从"班长"忙活到"班集体"都忙活
2010年年底,在宁化县烟草局工作的张河生接到通知,要他代表省烟草局到下沙畲族村任第一书记,2011年1月,他走马上任。长期在机关工作的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调研村情。
一个月的调研结束后,张河生顿感肩上的担子重:"村民和村干部的期望值较高,需要想办法解决的问题很多。村子发展较迟缓,群众收入较低,村容村貌较差,后续发展乏力。作为省派干部,我必须要有更高的站位,来帮助村子。"
小修小补的"局部变化"满足不了村民的愿望,那就只能从整体上给村子"升级"。经过认真思考,请教有关领导和专家,张河生确定了"强阵地、促增收、美环境、建文化"的发展思路,围绕着"建一个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走一条可持续的增收道路,打造一个美丽乡村样板,发展一个弘扬畲族文化的平台"具体目标,制定了详细的三年规划。这其中,张河生盘算得很清楚:班子建设阵地建设是基础;增收是老百姓最关注的也是最实在的;村容村貌是发展的亮点,也是从国家到省市县的工作重点;而文化平台是村子发展的高点,必须要迈出这一步。
村官上任也要三把火,张河生决定第一把火从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开始。"三年的目标任务完成,三年后的村子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村两委集体。这个是发展村子的'牛鼻子'。"
"除了支书主任,没有人干事。我们都开玩笑说,这个村的村两委,是班长唱独角戏。"雷旺金回忆说。但是,独角戏不好唱,唱得累死人,却没有多大效果。张河生觉得,必须改变这种现状。
那么,村两委班子不得力的症结在哪呢?张河生向中沙乡政府的领导干部请教,多次走访群众,数次召开班子会议,并单独找村两委干部聊天、谈心。"一轮下来,我心里有数了。一是村里没收入,要为村民办件把实事也有心无力,不受村民待见,连村里的办公场所也破旧不堪。二是制度执行不严,干不干都是一个样。"张河生介绍。为此,他考虑了三条应对原则,一是感情动人,二是制度管人,三是把村财搞上去。
如何发展村财呢?村里有一些企业,但是技术落后,市场有限,一直以来发展都不兴旺。张河生通过自己的人脉,为村企业争取技改项目和资金,扶持发展。发展农户种植烤烟,通过烟草返利增加收入。一系列措施下来,村里的收入从2011年的1万余元增加到2012年的10多万元,增加10倍。
为了实现制度管人,张河生与村干部们一起,逐条推敲、制定村干部职责制度和绩效考核方案。村干部们的每一条意见都得到充分尊重。这样的管理制度,大家都没意见。加上张河生与雷旺金等村两委主要干部带头执行,慢慢的,制度管人、制度办事成了习惯。

- 上一篇:县司法局举办首届司法协理员培训班[ 03-06 ]
- 下一篇:宁化获批首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0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