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宁化木活字印刷传承700载

2013
10/08
08:05
大公网

图:谱师邱志强(左)和巫松根(右)合力刻印《道德经》

  二○○八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八百多块活字印刷字盘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二○一○年中国木活字印刷术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目前所发现的木活字印刷术仅存于福建的宁化县与温州瑞安的东源村。在有“客家祖地”之称的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记者看到了“活化石”─木活字印刷。/本报记者 陈 昕 文、图

  元代大德年间,农学家王祯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木活字印刷术较之泥活字和铜、锡、铅等金属活字,在製作上较为简便、容易。木活字系用梨木、枣木或杨柳木等雕成单字。因取材比较方便,成本不高,创製起来又比较简单迅速,成为中国活字印刷史上常用的一种活字。

  在宁化,刻印艺人被称为“谱师”。宁化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的活字印刷术展示厅中,记者见到了两位“谱师”,邱志强和巫松根。他们向记者展示了木活字印刷的基本製作过程。

  邱志强在仅指甲盖大小的方形木块上写上反的宋体文字,写好文字后再用刻刀将木块上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现在一般都用山林木作为木活字印刷的木块,大小一般是八毫米和一厘米,当然也有更大的,就看排版要求了。”邱志强一边刻字一边向记者介绍。而巫松根统一木活字的大小高低,然后根据要印刷的文章原本排字。行间隔以竹片,排满一版框,用小竹片垫平并塞紧后涂墨铺纸印刷,晾乾后装订成册。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