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化:喜看山水千重翠
2013
02/28
08:07
福建日报
本报记者 陈亮 通讯员 罗旺水 刘才恒
封山育林 “育”出青山绿水
20日早上,沿着山路驶进宁化县淮土乡禾坑村,沿途“水土保持全封山”的告示牌十分醒目。各家庭院前鸡鸭成群,只是已不见往日的袅袅炊烟。走进村民廖根木的家里,厨房里的大灶前,不见一根柴火,灶上的三口大锅干干净净。
“从2007年装上沼气开始,家里就没有再烧柴了。平常只有我老两口在家,用沼气和电足够了。”廖根木告诉记者,县里大力倡导以电代柴等,他们家积极响应,一个月用100多千瓦时电,总计不到50元钱,但政府发放燃料补助每月就有25元。春节子女们回家,补助还按人头每人增加5元。
村主任廖林水介绍,全村500多户已有200多户建上了沼气池,每户安装补助就有800多元,农户只出资1000余元。未装上的是因为家里没有家畜粪便,但也都用上了液化气和电器。
“村里山地共3000多亩,封山育林之前水土流失面积就有1000多亩,如今已经基本没有水土流失的山地了。”廖林水说,村里也引进了外资,建起了金银花基地和油茶基地,水土保持好了,村民收益也增加了。
2012年8月1日起,宁化县在淮土和石壁两个水土流失严重的乡镇全面实行封山育林,禁砍禁烧,并且由县到乡、由乡到村层层落实。乡镇在每个村设立若干巡山员,每人负责监督部分农户,承管一片山,每日都上山巡视。县里也不定期组织督导组下乡村进行检查。考虑到农村实际情况,遇到婚丧嫁娶、传统节庆确实需要燃烧一部分余柴的,也都需村里统一审批,并报予乡镇备案。
“出门青山绿水,在家省力省钱,多能代柴的政策实在好!”廖根木乐呵呵地说。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陈亮 罗旺水 刘才恒】 【责任编辑:丽勍】
- 上一篇:县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召开 李平生提出三点要求[ 02-28 ]
- 下一篇:安远“早”字当头忙备耕[ 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