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客家娃到“中国多宝鱼之父”
2012
11/12
07:49
三明日报
对家乡魂牵梦萦
“我离家58年了,对家乡魂牵梦萦。一个人,就算家乡没有亲人,但根还在那里,自己血脉里还流淌着客家的血液,就不可能忘却。”雷霁霖说。由于工作关系,他很少有时间回到家乡看看。最近的一次,是去年清明节,他和夫人一起返家,扫墓,走访亲戚,回到母校讲学,并捐出10万元奖金设立基金会。
雷霁霖院士的夫人马翠萍女士也是宁化人,系宁化一中1955届校友,大学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是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的一名内科主任医师,已经退休。
“家乡的山山水水总是那么亲切,回去我喜欢去山上、河边走一走,这些是自己起步的地方,特别亲切;也都要到亲戚家走一走,虽然没有直属亲戚了,但是依然很亲,感情永远无法磨灭。”他回忆说。
雷霁霖很关心家乡宁化的建设:“我常常在外面跑,我到中西部一些原先比较落后的地区,到江西老区,就会把家乡和它们作比较,从中寻找家乡发展的思路。”令他感到遗憾的是,自己从事的是海洋鱼类研究,无法为家乡的发展做出直接的贡献。“我只能在理念、思想上出一些主意,提一些建议。宁化还是要靠山,要把山发展成绿色银行;要修路,只有交通发达了,经济才能腾飞。”
作为世客会形象大使,他说,客家人的传统,客家人的精神,是自己一笔永远的财富,自己要继承,后代也要传承。“我更愿意成为吃苦耐劳、团结拼搏精神的代表,一种文化形象。”雷霁霖说。
对于世客会在家乡举办,雷霁霖由衷高兴,祝愿大会圆满成功。他说,三明也好,宁化也好,其他县(市、区)也好,应当吸引更多的客属乡贤,前来建设祖地。客家祖地自身建设方面,则要多挖掘、整理、提升精神内涵。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俞祥波】 【责任编辑:丽勍】
- 上一篇:宁化农民抱团参加林博会推介农机产品[ 11-12 ]
- 下一篇:宁化:党员示范岗创先争优喜迎十八大[ 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