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霁霖:我的“人鱼之恋”
引进良种推动第四次养殖产业化浪潮
我国北方沿海的年温差很大,冬春季低水温期长达半年之久,所有温水性养殖鱼类都不能在自然水温条件下度过漫长的冬季,所以当年不能养成商品鱼,更难形成规模化产业,而使鱼类养殖长期落后于藻、贝、虾类的发展速度。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们曾经采取过“节能越冬”、“工厂余热利用”等多项措施,但只是权宜之计,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作为一名水产科技工作者,面对这一现状,心中焦急万分!经过长期调研,才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改变我国北方海水养殖落后面貌,必须首先从改变种质入手,总体方向就是要走“冷温性良种养殖的发展道路”。为此我们面向世界,对比分析了欧亚鱼类区系、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生态学特点,最后选定要把欧洲刚刚开发成功的冷水性良种——大菱鲆(又称“多宝鱼”)引进我国,并将其培育成为我国北方工厂化的主要养殖对象。
经过1980年和1991年2次赴英考察学习,并充分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终于在1992年首次将大菱鲆引进我国。大菱鲆引进后,我们依靠自身实力,自主研发,克服了欧洲原产国的技术封锁,经过7年攻关,终于取得了亲鱼强化培育、光温调控性成熟、分批产卵和年周期内多茬育苗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育苗平均成活率达到17%、年出苗量超过百万尾的国际先进水平。
当时,许多热心朋友建议我们要赶快申报专利,但我考虑到北方鱼类养殖较其它养殖产业发展已经落后多年,当前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尽快将其转化为生产力,而不是申报专利的问题。为此,我们不但没有急于去申报专利,而是将研究成果立即公开,并且帮助企业扩大生产。与此同时,在养成方面,我们首创并推广了符合国情、简易节能的“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使我国的大菱鲆养殖如虎添翼迅猛发展,一举成为一个年产值超过40亿元,产量达到5万吨的北方海水鱼类养殖大产业,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海水养殖第四次产业化浪潮的形成和发展,为沿海推动良种养殖和“三农”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大菱鲆引种工程的实践证明:这一研究思路正确、技术先进、养殖模式符合国情,产业化发展的显示度很高,且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突出。因此国内外同行把我国的大菱鲆工厂化养殖, 称之为“良种养殖的典范”和“新产业开发的样板”,而受到广泛赞誉。
- 上一篇:宁化人民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献爱心[ 04-22 ]
- 下一篇:宁化:良种造林占“半壁江山”[ 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