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霁霖:我的“人鱼之恋”
童老是我学习的楷模
我热爱海洋报考了位于青岛的山东大学, 仰慕童第周教授而选择了学习动物胚胎学专业,这在当时年青人的心目中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
童第周教授(当时是山东大学副校长兼生物系教授)一生主要从事鱼类细胞核移植和转基因研究,是世界上顶级的克隆先驱。他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精神财富是"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坚持不懈、亲自动手”。他为人师表,待人谦和,而且非常热心地鼓励和指导学生从事鱼类胚胎学研究, 所以童老的楷模形象一直留存在我心间,成为我一生事业的追求。
半个世纪过去了,童老和其他教授的课堂教诲犹在耳边,感觉是那样的亲切而又精彩纷呈。那种图文并举、时空联系、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启发式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每当上实验课的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平常肉眼看不到的生命现象,尤其喜欢在解剖镜下连续观察鱼类胚胎发育过程。那种与时空同步瞬息万变的镜下图像,对我产生了无穷的魅力。当时,我在幻想:假如各种鱼类的胚胎和胚后发育都能在全人工条件下不断获得复制和扩大,那么人类为之苦苦求索的鱼类增养殖产业化,不就可以顺利地实现了吗?!从大学时代起,我就对鱼类胚胎学研究建立了浓厚兴趣。
回忆1957年春夏之交,正值大三实习阶段,校方应水产部黄海水产研究所之邀,选派了我和其他二位同学参加中苏合作“渤海莱州湾鱼卵、仔鱼的调查研究”。这是一次机会难得、意义很大的科学实践活动。我们同学三人不畏沿海生活条件艰苦,团结奋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高质量地完成了10多种经济鱼类的人工授精和仔稚鱼培育实验,首次获得了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开创性成果,受到中苏双方专家的好评,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1958年大学毕业后,我很幸运地被分配到黄海水产研究所,从事海水鱼类养殖研究。当时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面临诸多挑战。但是,由于自己的专业思想比较巩固,又有1957年的科学实践基础,自信心较强,所以不怕苦和累,积极投身当时的“全国性海鱼孵化运动”,转战南北沿海,以鱼为乐,执着地在第一线开展科学实验。
- 上一篇:宁化人民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献爱心[ 04-22 ]
- 下一篇:宁化:良种造林占“半壁江山”[ 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