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霁霖:我的“人鱼之恋”
从零起步到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发展历史较短,建国初期仍处于港湾(南方称“鱼塭”)混养植物食性鱼类的原始状态,科研工作几乎一片空白。
自上世纪50年代中以来,我们这些新中国第一代海水养殖的“拓荒者”,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肩负时代使命,携带尺子、天平和放大镜(当时号称“三大件”)等简易工具,远离城市和温暖的家,奔赴沿海渔村,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我们拜渔民为师,努力向大自然学习, 坚持走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又回到生产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为了早日改变我国海水养殖落后面貌,我们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就在老所长、国际著名水产专家朱树屏教授的指导下,坚持开展海水种养殖研究,大胆提出了“海水养殖要走工业化发展之路”的口号。在广泛调研基础上,聚焦“种子工程”,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理念为指导,首先在日照模拟自然生态环境,设计建造了一座大型潮汐环流梭鱼产卵池和一座当时堪称亚洲一流的实验基地,率先在国内获得了梭鱼人工繁殖零的突破。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相继建成本所的胶南基地和中日合作麦岛实验基地等一批设备更加先进的试验基地,还帮助北戴河建成了渤海水产增殖中心试验站,一路领先完成了鱼类工厂化育苗工艺和体系的构建。以此为依托,相继完成了20多种鱼类的工厂化苗种生产技术研究,还率先打开了国外海水养殖鱼类良种的引进渠道,开启了与多个国家(中日、中英、中挪、中法)合作研究的大门,迅速地提升了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研究的装备和技术水平。
(图二:雷院士夫妇在宁化一中为校友作报告)
通过近半个世纪的奋力拼搏,不仅使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从品种选择到养殖模式的建立不断推陈出新;使海水鱼类养殖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卓有成效地获得空前发展,而且将我国海水鱼类的多项养殖技术和装备水平推进到世界先进行列。
- 上一篇:宁化人民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献爱心[ 04-22 ]
- 下一篇:宁化:良种造林占“半壁江山”[ 0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