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线_客家祖地_中央苏区_黄慎故里_长征出发地_宁化新闻_宁化新闻中心_宁化_石壁

第三届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

2009
11/12
08:14
三明日报

 

 

    编者按:第三届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于2009101617日在宁化举行。本届学术研讨会有中国10省市区和日本、马来西亚二国的学者专家提交论文60余篇。与会的专家们从客家民系的形成、宁化石壁在客家历史上的作用和定位、宁化石壁与台湾的密切关系、客家祖地文化与产业发展四个方面,站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全方位、多角度、深层面论述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的密切关系,很好地反映出在客家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石壁课题研究更广、更深、更理性的学术成果。本网特转载三明日报》11月8日《理论与实践》版专栏“客家文化论坛”刊登的部分论文观点摘要,以飨读者。

   

    宁化石壁在客家民系中的重要地位,是历史造就的。

 

    在客家民系孕育的前期和孕育时期,即唐中期至南北宋之间,北方南迁汉人大量迁入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闽赣结合地区,使这一地方成为历史人口高峰,待客家民系初步形成之后,即南宋开始,客家初民,又以石壁为中心的闽赣结合地区不断大批的再迁移,迁徙方向是闽西南部、粤东北和闽南,因而,宁化石壁成为客家早期的聚散中心。

 

    因而,石壁客家文化遗产具有早期性、集中性和完整性,石壁是客家文明的标志,从文化意义上讲,石壁是客家最大的“土楼”。所以,石壁是客家血缘寻根和文化寻根最主要的地区,石壁寻根触发对客家基本精神的文化记忆。

 

    石壁客家公祠,是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她使世界客家人从此有了朝圣的地方;使世界客家人的心灵不再四处漂泊;使世界客家人有了团结的纽带;成为世界客家乡亲寻根溯源、研究客家的第一个重要基地;使世界客家人自豪骄傲地追寻自己的华夏族源。

 

    就此,围绕着石壁客家祖地所形成的独特客家文化形态,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丘权政教授(文化部华夏文化促进会客家研究所所长):在《从民间传统“葛藤坑”说起》文中,对罗香林《客家源流考》中关系黄巢起义与中原汉人南迁、客家民系形成作了很好解读,并从“葛藤坑”故事,阐述客家民系与宁化石壁的密切关系,他说,追本溯源,是历史造就了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其特点:一是宁化石壁移民之迁入迁出,经历了从东汉至明清漫长的历史时期;二是宁化石壁的移民范围涉及黄河中、下流地区和大江南北乃至全球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三是宁化石壁的移民性质是自发的;四是宁化石壁是辗转南迁的客家先民的最终定居地,客家的生产、生活、风俗、语言、文化在石壁进行整合,“经过较长时间发展,孕育出了颇具特色的客家民系。”这亦是民间传说“葛藤坑”在客家地区广泛流传、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廖开顺教授(三明学院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在《石壁在客家族群认同中的作用和地位》中说,20世纪后期以来,海内外客家纷纷前往闽赣粤大三角地区客家聚居区寻根谒祖,“寻根”是客家族群认同的最主要方法和途径,它既是血缘寻根,更是文化寻根。石壁在客家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作为客家祖地,它是海内外寻根谒祖最主要的地区,在客家族群认同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地位。石壁客家文化遗产具有早期性、集中性和完整性特点;石壁寻根触发对客家基本精神的文化记忆;石壁是触发客家族群文化记忆的“场景”和“场所”。

 

    郭华榕教授(北京大学客家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导):认为“石壁是客家文明的标志。”郭华榕教授说,近年来,石壁得到了学者们的一系列肯定,如“客家圣地”、“客家祖地”……同时,若干研究者对上述不同的词语提出商榷。表示各种学术见解,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人们陈述己见的公民权利。但是,如果我们距离这些形容远一些,再远一些,便自然而然地领悟到,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强调了一个核心内容:石壁在客家文明中的典型性。正因为它有如此众目关注、众望所归的内涵,才能引来如此大量的褒奖之词。石壁从学术研究角度考察,它产生于客家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它当之无愧!石壁一次又一次地吸引我们,不远千里万里,回来探望它所代表的客家祖先、感受它所汇集的客家文明的灵气。这就是我们“客家文化交响乐”的主题,客家文明的实质之所在。这就是石壁的永久价值之所在,它成为客家文明的众望所归的标志,石壁属于千千万万的客家人!

 

    刘敏教授(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把宁化石壁形容为“客家世界最大的‘土楼’”。她在文中说,宁化石壁———这是一个神奇而又享誉世界的名字,它却是一个很小的山村,然而它的名气很大,它的影响很深远。这看似有些不匹配,但这种不匹配仅仅是表面上和形式上的,而在更深、更高的层面上,它却是非常自然、非常公正与非常合理的。宁化石壁是客家历史和文化的代表,其在客家历史发展及文化特质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这是学术界和整个客家世界的一致看法。不论把石壁称为“中转站”,还是“摇篮”,或是“圣地”、“祖地”,笔者认为都是合情而又合理的比喻,宁化石壁是全世界客家人的祖地,无疑它也是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荟萃地。客家土楼是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物质载体,是二者的精彩体现。主要是在文化和精神的层面上(也不是全部),宁化石壁与客家土楼相对于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而言,体现的是高度地一致,故主要基于这一点,笔者称宁化石壁是客家世界中最大的“土楼”。刘敏提出保护石壁,不要让她变成无个性的喧嚣的闹市,丧失作为祖地的肃穆、恬静、自然。

 

    冯秀珍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金彤(北京联合大学客家研究中心顾问):在《略论宁化石壁在世界客家的独特地位》一文中说,宁化石壁古为客家先民离开中原南下的聚居中转站,于是今被誉为客家祖地,有客家公祠作为客家人的总家庙,公祠是世界客家人的灵魂归属地,她有非凡意义:一、使世界客家人从此有了朝圣的地方;二、使世界客家人的心灵不再四处漂泊;三、使世界客家人有了团结的纽带;四、成为世界客家乡亲寻根溯源、研究客家的第一个重要基地;五、使世界客家人自豪骄傲地追寻自己的华夏族源。认为石壁是当代客家研究的里程碑。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宁化在线新闻频道,不代表宁化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丽勍】

热门新闻